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降壓考量三因素 收效心中有桿秤

中國疾控中心慢病防控中心2013年公佈的研究結果顯示, 我國高血壓患者人數已突破3.3億。 高血壓會累及多個器官和系統, 直接釀成心腦血管事件與死亡,

這是迫切需要應對的真正挑戰。

《中國高血壓指南》列舉5類常見降壓藥物, 它們都可作為初始降壓治療, 分別是利尿劑、鈣拮抗劑(CCB)、β受體阻滯劑(BB)、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ARB)。 醫生面對不同的患者、同一患者不同的病程, 如何選擇大有學問。 而作為患者也應充分瞭解藥物資訊, 及時發現用藥過程中的問題, 與醫生溝通後作相應調整。 上海市閔行區中心醫院(即上海瑞金醫院集團閔行醫院)張大東教授為高血壓患者歸納了幾條使用降壓藥物的考量因素:一、是否能有效平穩降壓;二、該藥物是否兼具心、腦、腎等靶器官保護作用;三、是否有很好的安全性, 副作用是否影響生活品質,

能否耐受。

許多患者誤認為降壓藥物有依賴並擔心長期服用出現不良反應而拒絕使用, 更不願服用多種降壓藥物。 而在降壓藥物的療效研究中早已發現, 即使嚴格按常規劑量服藥, 單藥治療控制率僅有50%, 任何藥物單用達成率不超過20%-30%。 為了提高藥物抗高血壓的作用、減輕副作用, 聯合用藥是高血壓治療的大勢所趨。 聯合治療的目的是提高療效, 降低不良反應, 通過優勢互補, 發揮協同作用, 故在降壓治療中應綜合考慮降壓、靶器官保護和調節糖脂代謝等。 因此, 高危患者在起始治療階段就有必要採用聯合治療方案。 這些患者包括:有多重危險因素;亞臨床靶器官損害;糖尿病、腎病或相關心血管病。

在臨床實際中,

90%高血壓患者需要聯合降壓藥物治療。 多項臨床研究表明, 鈣離子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的聯合方案在降壓治療及保護逆轉靶器官損害上有著明確的優勢。 2008年歐洲高血壓年會上, 多名專家提出“聯合治療, 使患者血壓達標”的號召, 更明確提出當需要藥物聯合時, 應優先考慮鈣離子阻滯劑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的聯合。 有研究顯示, 長效鈣阻滯劑適合中國高血壓患者降壓的優化治療。 長效鈣阻滯劑至今已發展至第三代, 從藥理學上, 這種三通道阻滯機制可有效擴張血管降低血壓, 可降低腎小球囊內壓, 保護腎臟, 可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延緩動脈粥樣硬化、增加冠脈血流, 保護心臟。 為了更進一步地降低心腦血管事件與死亡風險,
合併多種心腦血管慢性病的患者還需配合採取控制血糖、調整血脂、抗高血小板水準的綜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