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孩子睡覺身體總是抖動

孩子在睡覺的時候, 無論是出現什麼異常現象, 家長都是要足夠重視的。 而孩子睡覺的時候身體總是抖動也是比較常見的, 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說神經性反射、白天過度疲勞、進食過飽、環境干擾到了自己睡眠或者是其他的生理因素, 都是會導致孩子睡覺抖動的。

一、小孩睡覺身體總抖動

可能是神經性反射。 睡覺的時候, 大腦的皮層神經處於抑制狀態, 但有些神經還比較活躍, 所以會發出一些抽動, 這是條件反射一種。 隨著睡眠加深, 身體四肢放鬆, 大腦通往下肢的指令減弱。 所以, 這時候大腦操縱的能力非常低, 能夠控制四肢不懂的力量也很弱, 所以四肢容易出現條件反射的狀態。

也可能是疲勞導致四肢抽動。 白天容易勞累, 處於高壓力工作狀態, 也可能引起四肢不自覺的抽動。 入睡抽動不會影響睡眠, 但若過於頻繁則可能導致週期性肢體抽動障礙,

導致失眠。

二、進食過飽導致的睡覺不安穩

常言道:“胃不合, 臥不安”。 有的媽媽不管孩子餓不餓, 睡前總要給加餐點心, 致使寶寶感到不舒服, 影響睡眠品質;尤其是吃奶的寶寶, 有些媽媽習慣于喂著母乳伴寶寶入睡, 結果導致孩子睡時食奶過量,

腹脹易醒, 醒後媽媽卻又立即用奶去安撫, 結果形成惡性循環。

三、環境因素導致的睡覺不安穩

寶寶在睡覺時, 室內光線過強, 家人在看電視及大聲談話說笑均會干擾他的正常睡眠, 易於驚醒;寶寶夜間易踢被子, 或被子蓋得太厚太重, 這都會造成孩子睡覺時過冷或過熱, 引起他煩躁不安、手腳亂動, 這也是睡覺易醒的常見原因。

四、生理因素導致的睡覺不安穩

由於嬰幼兒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 神經的興奮與抑制功能不夠協調, 易興奮, 稍有外來的刺激則可能引起神經系統的興奮導致寶寶驚醒, 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隨著嬰兒的漸漸長大, 神經系統的功能一步步完善, 這種生理現象會自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