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注意!出現這些異常你可能中暑了

到了悶熱的夏季, 很多人會出現中暑的表現, 開始可能是覺得頭暈乏力, 食欲不振, 但如果繼續待在高溫的環境下, 還會進一步發展為熱射病。 那么人體為什么會中暑呢?這其實與人體的產熱和散熱機制有關。

當人體長期在高溫的環境下, 人體產熱和散熱會失去平衡, 導致體溫調節障礙, 汗腺功能障礙, 人就會表現為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 機體體溫調節障礙, 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及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等癥狀的總稱。

其實, 每個人發生中暑的癥狀都有所不同, 可能在處理上面也有所區別,

所以依據癥狀診斷中暑的癥狀就非常有必要, 中暑之癥可見:體溫升高、頭暈頭痛、乏力眩暈、出汗或是不出汗、面紅口干口渴、皮膚干燥、惡心嘔吐、脈搏和呼吸加快(中暑未暈之癥), 嚴重者:高熱、神志障礙、抽搐、昏迷甚至是猝死。

中暑分為三級:

1、先兆中暑。 人處于高溫環境中一定時間后, 會出現頭昏、頭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 這時候體溫正常或者稍有些升高, 這是中暑的前兆。

2、輕癥中暑。 這事是不但具有先兆中暑的癥狀, 同時人體會出現面色潮紅、大量出汗、脈搏快速跳動等表現, 體溫也升高至38.5攝氏度以上。

3、重癥中暑。 包括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三型。

發生中暑如何正確急救?

先兆中暑。 先兆中暑的時候往往是患者在高熱、高濕環境下待一段時間后, 出現頭暈、心慌、出汗, 感覺惡心、不舒服。 這個時候, 如果迅速把人挪到陰涼通風環境中, 把外衣解開, 給他補充一些水分和電解質, 休息大概15-30分鐘就能夠改善了。 先兆中暑一般是比較輕微, 不需要送醫。

輕癥中暑。 輕癥中暑的患者往往出現大汗, 脈搏快, 惡心、嘔吐比較明顯, 或者渾身乏力, 眼前發黑等。 這個時候需要迅速把患者挪到陰涼通風處, 把外衣解開盡可能通風降溫。 可以用冰水進行全身擦浴, 或者把冰塊、冰的礦泉水、冷飲等等, 放在額頭、腋下和大腿根, 這樣也能夠起到快速物理降溫作用。 同時可以使用一些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等類似的藥物,

都能起到一個緩解中暑癥狀的效果。

重癥中暑。 如果患者出現手足抽搐或者體溫升高超過38.5度以上, 同時伴有意識障礙, 可能已經發展到了重癥中暑, 這個時候建議立刻把患者送往醫院。 在送醫途中也一定要注意通風、降溫。

“情緒”也會中暑!

除了身體中暑, 夏季還要注意“情緒”中暑,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路怒癥”。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 上車以后, 脾氣就要大三分。 一些小小的摩擦就容易發火、暴怒。

人在夏季容易煩燥, 特別是在高溫、悶熱的環境里, 更容易發生這種所謂的路怒癥, 即情緒中暑。

避免情緒中暑, 張達建議, 首先, 保持車廂內溫度適宜, 避免高溫。 可以放一些輕音樂, 或者和同事朋友進行交流, 讓情緒保持平穩或者舒適。

還可以喝一些飲料, 防暑降溫的同時, 也能讓煩燥得到抑制。

[ 責編: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