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尷尬到爆!大便總粘馬桶,腫麼破?

最近, 網上一個帖子頗受關注:大便後不容易沖乾淨馬桶怎麼辦?很多人看後都有同感, 紛紛尋找原因。 有人說這是濕氣重, 有人說是吃得太油膩了,

也有的說這是某些疾病的先兆表現……那麼, 大便粘馬桶到底是什麼原因?

36歲的張先生, 近來有一個尷尬的問題:每次大便後馬桶都不容易沖洗, 需要使用馬桶刷才能沖刷乾淨;同時還伴有口臭、口黏、困乏無力等不適。 張先生到網上一看,

與他同病相憐的人真不少, 但答案五花八門, 說什麼的都有。 張先生越看心裡越不踏實, 帶著這些問題來到了河南省中醫院治未病科。 經過望聞問切綜合診治, 張先生的病因找到了, 主要是體內痰濕聚集引起的。

暴食傷脾 易聚痰濕

我們知道, 吃飯是人的生理需求, 但對一些人來說, 吃飽飯不僅是生理需要, 還是一種心理需要。 對這部分人來說, 吃得飽飽的就是享受和安全感。 現在社會物質充裕, 一些人日常應酬較多, 中國菜又講究色香味俱全, 於是有的人“胃口”比較好, 每餐都大快朵頤, 經常暴飲暴食。 中醫認為, 胃的作用是受納腐熟食物, 脾將食物的精微部分運化布散於五臟六腑、四肢百骸, 供應能量, 使人體各部發揮不同的生理功能。

但是, 脾臟的功能再強大, “產能”總會有一個限度, 暴飲暴食後, 超過脾臟“產能”的食物就會在體內的某些地方聚集起來, 形成痰濕。 而脾臟長期過量工作, 其運化布散能力下降, 容易形成痰濕體質。

痰濕體質的人面色較暗, 沒有光澤;舌苔厚膩, 常常感到口黏有痰;身體困倦, 常有睡不夠的感覺, 飯後感覺很困;大便稀溏。 此外, 痰濕重的人還常出現面部皮膚油脂較多, 多汗且黏, 胸悶, 喜食肥甘甜黏等。 痰濕體質的人, 有的會有血脂高的情況, 有的血脂沒有問題。 因此做健康體檢時, 不僅要看化驗指標, 還需要做一個中醫的體檢。

疏經通絡 祛痰化濕

痰濕會阻滯經絡、氣血的運行, 氣血運行不暢鬱而化火, 會出現一系列濕熱的表現。

比如, 面垢油光、易生痤瘡、口苦口幹、身重困倦、大便黏滯不暢或燥結、小便短黃;男性易陰囊潮濕、女性易帶下增多, 容易心煩急躁、牙齦腫痛、口臭、便秘。

“上火”了就需要瀉火, 這是一個簡單的邏輯。 於是黃連上清丸、牛黃解毒片之類清熱祛火藥就成了一些人的常備藥。 其實, 單用清熱解毒的藥物消除這類“上火”的根源痰濕, 用久了反而會因其涼性傷了陽氣、降低運化能力而加重痰濕, 從而加重鬱而化火的濕熱症狀。 因此, 對於痰濕引起的“上火”, 要健脾化濕祛痰, 輔助以清熱的藥物, 不能單用、久用清熱解毒的藥物。

要想改變痰濕體質,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疏通經絡化痰濕。 痰濕體質的人由於常感到困, 喜歡睡覺,

因此不願意運動。 運動量太少更容易加重身體痰濕聚集的狀況, 因此要適當鍛煉。 也可以經常拍打胳膊、腿的外側。 人的胳膊、腿的外側分別為手少陽三焦經和足少陽膽經的循行部位, 經常拍打這些部位可以疏通經絡, 激發陽氣, 運化痰濕, 改善痰濕體質帶來的不舒服感覺。 春、秋、冬三季天氣較涼時, 晚上用熱水泡腳, 按摩腳心, 也可以疏通經絡, 預防體質痰濕。

飲食宜清淡 食療助輕身

痰濕、濕熱體質者, 飲食均應清淡。 以痰濕為主者, 可常食冬瓜、蔻仁、薏苡仁、砂仁皮、厚樸花、玫瑰花泡茶飲, 以助陽化濕。 以濕熱為主者, 可多食赤小豆、綠豆、芹菜、黃瓜、藕等甘寒的食物。 在保證營養充足的前提下, 不要吃太多魚肉蛋等高熱量食品;辛辣的食品比較容易化熱,

比較甜的食品容易困脾生濕, 也不要多吃。 下麵推薦一款藥膳——芡蓮苡仁排骨湯, 痰濕、濕熱體質者可以試試。

原料:排骨500克, 芡實30克, 蓮子30克, 苡仁30克, 陳皮6克, 薑適量。

做法:先用清水把芡實、蓮子、苡仁浸泡清洗, 把排骨剁成小塊放在開水裡焯一下, 然後把排骨、芡實、蓮子、苡仁、陳皮和姜全倒進砂鍋裡, 用大火煮開後, 改用小火燉兩個小時, 最後放鹽。

功效:蓮子補脾益腎, 薏苡仁健脾滲濕,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再加上排骨燉湯, 既營養豐富, 又健脾利濕祛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