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年過四十 咳嗽咳痰警惕慢阻肺

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何雪華通訊員高龍)長期反復咳嗽、咳痰、喘息, 別不當回事, 它正是慢阻肺的臨床表現。 40歲以上的人群, 一旦是長期吸煙、活動後氣促、咳嗽咳痰三個月以上裡“三者有其一”, 就要警惕慢阻肺, 需常規進行肺功能檢查。

嚴重氣喘才就醫?

肺功能下降近50%

生命就在每時每刻的呼吸之間, 自由呼吸, 讓我們感受生命的美好。 然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卻讓我們的呼吸變得困難和不自由, 是一種極易被忽視的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可致殘致死的疾病。

慢阻肺臨床表現為長期反復咳嗽、咳痰和喘息,

就是人們常說的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 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鐘南山認為:“由於缺乏對慢阻肺的認知, 人們通常是在咳嗽得很厲害, 出現嚴重氣喘等症狀後才去醫院就醫, 而這個時候患者的肺功能已經下降了接近50%, 治療難度也大了很多。 ”

由於慢阻肺的早防、早診、早治格外重要, 因此, 為幫助人們提高對慢阻肺的認識, 改善慢阻肺診療不足的現狀,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每年11月第三周的第三天定為世界慢阻肺日。

天冷如何避免

慢阻肺急性加重?

與冠心病、高血壓患者一樣, 慢阻肺患者往往覺得“盛夏易過, 冬春難熬”, 一到天冷時節, 往往發愁呼吸一天到晚不順暢。 就連嶺南也進入冬天了,

該如何避免慢阻肺急性加重, 安心過冬?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王鈞為您支招:

首先是避免誘因。

1.減少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 避免粉塵吸入;

2.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物, 避免受涼感冒;

3.應適時開窗通風, 但應避免吹對流風;

4.秋冬季乾燥的空氣容易誘發慢阻肺, 可選用加濕器、灑水等方法使室內保持一定的濕度, 出門可戴口罩;

5.流感好發季節, 可以定期去打流感疫苗。

其次是適當鍛煉。

慢阻肺多表現為活動後呼吸困難, 很多病人擔心運動會加重自己病情, 其實經常進行有氧運動, 如慢跑、打太極拳、做呼吸操都能保持和增強肺泡彈性, 使通氣量增加, 對改善肺功能非常有益。 鍛煉同時亦可增加抵抗力,

注意勞逸結合, 亦有助於增強抗病能力。

再次是規範使用穩定期藥物。

患者應遵醫囑堅持長期規範化的藥物治療, 改善症狀, 延緩肺功能下降的速率, 提高運動耐力, 防止急性加重, 延長壽命, 提高生活品質。

最後是加強營養。

臨床上由於慢阻肺患者長期缺氧, 不同程度的存在營養不良的情況, 因此應補充足量的優質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相關連結:

“世界慢阻肺日”有義診

今天是第16個“世界慢阻肺日”, 今年的宣傳主題為“關注呼吸健康, 共抗慢阻肺”,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將舉辦大型義診, 提供現場專家諮詢、義診、免費肺功能檢測、提供制氧機、呼吸機氧療, 發放慢阻肺預防知識宣傳單等。

活動時間:今天9:00~11:00

活動地點: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1號樓一樓門診大廳(地鐵8號線赤崗站C1出口)

義診專家:王鈞主任醫師、常永梅副主任醫師,

屈滿英副主任醫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