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出血的臨時止血方法是
動脈出血的問題發生后是非常嚴重的情況, 需要立即去醫院做止血的治療, 不然就會讓自己的出血量變得越來越大, 最終導致自己出現貧血的情況, 對于一些出血量比較小的患者是可以通過一些指壓止血的方法來進行止血, 但這并不能夠治療, 只能夠在急性出血的時候臨時來達到止血目的。
動脈出血的止血方法有:
1.止血帶急救止血法:四肢較大的動脈出血時, 用止血帶止血。 最好用較粗而有彈性的橡皮管進行止血。 如沒有橡皮管也可用寬布帶以應急需。 用止血帶時, 首先在創口以上的部位用毛巾或繃帶纏繞在皮膚上, 然后將橡皮管拉長, 緊緊纏繞在纏有毛巾或繃帶的肢體上, 然后打結。
止血帶不應纏得太松或過緊, 以血液不再流出為度。 上肢受傷時縛在上臂, 下肢受傷時纏在大腿, 才會達到止血目的。 縛止血帶的時間, 原則上不超過一小時,
2.指壓止血法:用拇指壓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 使血管被壓閉住, 中斷血流。 在不能使用止血帶的部位, 在緊急情況下, 可暫用指壓止血法。
壓迫傷口止血法:如果傷勢嚴重, 而身邊又無止血器材, 可用隨手取得的任何東西, 如清潔的手帕, 撕下的衣物或直接用手壓住傷口止血, 以爭取時間送醫院處理。
動脈出血的鑒別診斷:
(1)毛細血管出血:呈小點狀的紅色血液, 從傷口表面滲出, 看不見明顯的血管出血。 這種出血常能自動停止。 通常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傷口周圍皮膚后, 以消毒紗布和棉墊蓋在傷口上纏以繃帶, 即可止血。
2)靜脈出血:暗紅色的血液, 迅速而持續不斷地從傷口流出。 止血的方法和毛細血管出血大致相同, 但須稍加壓力纏敷繃帶;不是太大靜脈出血時, 用上述方法一般可達到止血目的。
動脈出血為急速、搏動性、鮮紅色出血。
單純性血管損傷根據致傷暴力、傷及部位、傷口急性出血及肢體遠端缺血改變、遠端動脈搏動消失或肢體腫脹、發紺等臨床表現, 診斷并不困難。
血管造影是診斷血管損傷的金標準, 但由于大多數患者需要緊急處理, 而且造影花費較高、具有一定的創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