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側脈絡叢囊腫怎麼辦?
脈絡叢囊腫是發生在胎兒身上的一種疾病, 尤其14到24周的胎兒是該疾病的高發群體, 大部分的胎兒在出生之後, 這種疾病就會自然消失, 但也有少部分的胎兒出生之後還伴隨著這種疾病, 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 病情就會比較嚴重了, 比如會導致寶寶的顱壓增高, 那麼針對該疾病有哪些解決方法呢?
右側脈絡叢囊腫怎麼辦?
孩子的以上情況藥物是難以解決的問題, 現在孩子還小, 不影響孩子健康的話, 只有觀察此類, 以後大了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注意觀察孩子有無不適如頭痛, 嘔吐等,
單純脈絡叢囊腫常常沒有明確的病理意義, 預後良好, 但胎兒脈絡叢囊腫與染色體異常(18-三體、21-三體等)的危險性增加有關。
1.脈絡叢強回聲內見囊性暗區, 囊壁薄邊緣光滑, 整齊, 多呈圓形。 囊腫可單發, 也可多發。
2.動態觀察囊腫大小, 如果囊腫小於1cm或越來越小, 染色體異常可能性小, 同時應注意檢查其他部位是否有新發現的畸形, 有時超聲檢出脈絡叢囊腫後, 其他畸形還不能檢出。 但也有學者認為, 脈絡叢囊腫大小、數目、雙側或單側、是否進行性縮小或消失, 胎兒患染色體異常的危險度不會改變, 檢出脈絡叢囊腫時,
檢出脈絡叢囊腫時應結合其他臨床資料, 進一步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細胞培養或臍帶穿刺取臍血培養, 以除外18-三體、21-三體等染色體異常。 正常的胎兒也可以出現脈絡叢囊腫, 但大多26周後消退。 正常的胎兒也可以出現脈絡叢囊腫, 但大多26周後消退。 如果26周後還不消退, 而且是雙側的, 孩子生後應該做顱腦的檢查及臍血細胞的染色體檢查。
脈絡叢是富含血管的結構, 由軟腦膜的血管向腦室內生長和腦室膜上皮凸向腦室共同形成, 是產生腦脊液的主要結構, 它在孕7周的時候形成。
在懷孕早期(10~12周)脈絡叢幾乎佔據了整個側腦室, 以後很快縮小。
懷孕中期, 大約有1~2%的胎兒可檢出脈絡叢囊腫。
妊娠19~28周時, 脈絡叢疏鬆的脈絡膜絨毛會逐漸的被緻密的結締組織所代替, 瘤樣毛細血管網被分化良好的波浪狀折疊結構所取代, 因此大部分脈絡叢囊腫可在28周以前消失或者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