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帕金森病過了服藥治療“蜜月期”還有“后手”嗎?

帕金森病作為中老年群體中常見的神經系統變形疾病, 其最顯著的特征是震顫。 該病雖然并不致命, 一般也不會影響人們的壽命, 但卻會嚴重影響中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68歲的楊阿姨17年前突然出現肢體無力伴有麻木的情況, 部位不固定, 有時為左側, 有時為右側, 上肢和下肢都會出現。 短暫持續1-2分鐘后自行好轉, 靜止時沒有手顫抖的情況。 來到當地醫院就診檢查沒有明顯異常, 給予活血、化瘀治療后未見明顯好轉, 反而癥狀更加嚴重, 行走中會因四肢活動不靈活而經常摔到, 同時還伴有起步困難,

來到北京一家醫院就診, 診斷為帕金森病, 給予了藥物治療。

口服藥物后, 楊阿姨肢體麻木、活動不靈活的情況明顯好轉, 家人也認為帕金森病得到了治愈。 但用藥5年后, 楊阿姨的癥狀突然加重, 表現為肢體活動僵硬, 姿勢轉換困難, 無法完成精細動作, 而且情緒方面出現了心慌、煩躁的表現, 調整藥物甚至加用藥物后沒有明顯緩解。 楊阿姨的兒子劉先生描述說, 自己觸摸母親四肢時能明顯感覺到僵硬感, 而且母親得知帕金森病出現反復后心情更加激動、易怒、煩躁。 近2-3年還出現了頭向前傾, 肢體彎曲以及大小便困難的表現。 為求進一步治療, 劉先生帶著母親來到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就診。

結合楊阿姨的病史、病情, 功能神經外科欒國明、關宇光團隊判斷楊阿姨的病程已經發展到中間期, 此時再采用調整藥物或者加大藥物用量的治療方法已經無法控制病情, 唯一的有效方法便是通過植入腦起搏器(DBS)來改善癥狀。 于是, 欒國明、關宇光團隊為楊阿姨施行了立體定向下雙側腦深部電刺激器植入術。

幾天前, 劉先生再次帶領母親來到醫院復診, 開機調整參數。 楊阿姨自述, 手術過后四肢僵硬的癥狀明顯好轉, 活動更加靈活便利, 以往走路都需要人攙扶, 現在可以自己拄拐杖行走。

欒國明教授介紹道, 帕金森病是由于腦內被稱作“黑質”的部位出現急劇功能退化, 不能產生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 使得腦部指揮肌肉活動的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阻礙了患者的活動能力。 如果“黑質”凋亡超過60%, 患者就會出現帕金森病的相關癥狀。 該病常見于中老年人, 已成為繼腫瘤、心腦血管病之后威脅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殺手”。

“帕金森病最常見癥狀是手抖, 但手抖之外的其他運動癥狀和非運動癥狀是我們需要更加留心注意的。 ”欒國明教授表示, 帕金森病患者會出現運動癥狀和非運動癥狀。 運動癥狀中, 最常見的是靜態震顫, 即在身體靜止時手會出現不可控制的顫抖, 情緒失控或者精神壓力較大時顫抖會加重。

除了震顫, 肌肉僵硬也是運動癥狀中常見的表現, 早期從身體的一側開始, 起初覺得肢體運動不靈活、僵硬、漸進、加重、動作遲緩,

甚至難以進行日常活動。 如果移動病人的胳膊或腿, 病人會感到四肢僵硬, 關節很難受。

相比上述這些表現明顯的運動癥狀, 帕金森患者表現出來的非運動癥狀如大小便困難、焦慮、抑郁、失眠、睡覺時大喊大叫等往往會被忽視, 也更需要引起重視。

欒國明教授說, 目前對于帕金森病患者, 業界統一的共識是采取內外科聯合治療。 在帕金森病早期, 首選內科藥物治療, 可以明顯改善帕金森患者的癥狀。 但過了5年左右的“蜜月期”, 藥效會逐漸減退, 藥物的副作用也會顯現出來, 這時就需要進行評估, 看是否可以通過植入腦起搏器來改善癥狀。 腦起搏器是通過調控異常的神經電活動, 從而減輕和控制帕金森病癥狀。

從臨床上看, 腦起搏器術后患者的震顫會得到有效控制, 四肢僵硬明顯好轉, 非運動癥狀如情緒、生活質量也會顯著提高。

“帕金森病雖然不致命, 一般也不會影響人的壽命, 但會嚴重影響中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欒國明教授建議, 老年人可適當加強體育運動及腦力活動, 如跳舞、下棋、打太極拳等, 這些不僅有益身心, 還能延緩腦神經組織衰老。 若發現老年人有上肢震顫、手抖、動作遲緩等帕金森病先期征兆時, 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爭取早診斷、早治療。 文/孔令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