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先天失聰是什麼意思

胎兒在母體內的時候孕婦會做許多檢查, 其中包括畸形檢測。 有些疾病史通過檢查發現不了的, 胎兒在出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有可能發現不了, 等到發現之後還有可能醫治不了。 有些嬰兒被診斷出患有先天失聰疾病, 先天失聰是什麼意思呢?下面是關於先天失聰和後天失聰的介紹, 可以瞭解一下。

一、導致先天性耳聾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父母遺傳或近親生育有影響子女聽力的可能性。 父母有先天性耳聾, 所生的孩子易患此病。 但並非所生子女全是耳聾。 有的父母雖然無耳聾, 但如果是近親結婚, 所生子女的耳聾發生率較高。 除此外還伴有耳廓畸形、中耳畸形、外耳道閉鎖, 內耳發育不全, 或伴有智力障礙。

2、孕期母體患風疹或其它病毒感染:可能影響到胎兒的聽力。 尤其是母親在妊娠三個月內患有該病, 這時胎兒聽力的損害更大。

病毒可經胎盤而侵害胎兒, 引起內耳發育畸形。

3、母體孕期使用有害藥物, 如奎寧、鏈黴素、慶大黴素等這些耳毒性藥物通過胎盤而迴圈, 導致胎兒第七顱神經中毒, 從而造成耳聾。

4、母體孕期曾受深度麻醉。

5、胎兒的耳組織發育畸形與出生體重不足。

7、分娩期:早產或難產造成對嬰兒的缺氧;或使用產鉗不當損傷了聽覺器官引起耳聾。

二、什麼是後天性耳聾

後天性耳聾是指出生後聽覺系統中由於各種病變因素引起的耳聾, 它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引起後天性耳聾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噪音因素

聲音對聽覺的傷害主要分兩類:一是突然而來的巨大聲響, 如燃放爆竹;另一種是慢性噪音, 長時間在高噪音下工作, 聽覺不知不覺受到傷害。

2、壓力因素

壓力很可能導致突發性耳聾, 是神經性耳聾的一種, 多為突然一側耳朵聽不到了, 可能同時伴有耳鳴、耳朵悶脹的感覺等。

3、藥物因素

藥物性耳聾排在後天性耳聾常見原因的第一位, 每年大約有3萬人左右因藥物使用不當發生聽力下降。

有耳毒性的藥物臨床大約90餘種, 最常見的是氨基甙類抗生素, 其他有抗腫瘤藥物、利尿劑、抗炎止痛藥等。

4、年齡因素

人到60歲左右, 大約有30%的人會對高頻的尖細聲產生聽力困難;到了80歲左右, 50—70%的老人存在高頻聽力損失。

再加上老人容易患有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 間接導致內耳、耳神經的病變, 可以通過治療這些疾病來推遲聽力下降的時間。

5、疾病因素

中耳炎、聽神經瘤、耳硬化症等都是可能直接導致聽力損失的疾病, 通過早期治療, 多數人可以避免耳聾。

6、外傷因素

一耳光把孩子打聾了, 這不是開玩笑。 耳道很細, 打耳光這個動作帶動的高氣壓如果直接拍在鼓膜上, 可傷害鼓膜以及聽骨鏈, 造成耳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