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每次解大便都會出血

習慣性的大便出血, 就是因為經常的肛裂而導致的, 對於肛裂這種疾病, 多數都是由於患者在排大便的時候大便乾燥造成的, 而且不僅是一次大便乾燥會形成習慣性肛裂, 而是很多次才會造成這樣的, 這樣每次拉大便都會出現出血的情況, 那麼每次大便都會出血該怎麼緩解呢?

一、痔瘡:大便帶血一般發生在排便過程中或便後, 呈滴血或噴射狀, 血色鮮紅, 血與糞便不混合。 痔瘡引起的大便出血、患有痔瘡解大便時鮮血常與糞便相混, 有時伴有痔核脫出, 形成水腫, 嵌頓時可發生疼痛, 嚴重的痔瘡患者可導致貧血。

二、肛裂:肛裂導致的大便帶血, 血色鮮紅, 滴出或手紙擦後有血跡, 且便後有肛門劇烈痛疼。

三、直腸、結腸息肉:血色鮮紅、無痛、血與大便不混合。 直腸息肉、乙狀結腸息肉引起的大便出血。 便後有鮮血或暗紅色血液染於大便之外, 直腸息肉偶伴有息肉脫出。

四、潰瘍性結腸炎:出血混有黏液或呈膿血便, 伴有腹痛、發熱、便頻等。

便秘便血的主要症狀是排便次數明顯減少, 每2~3或天更長時間一次, 無規律, 糞質幹硬, 常伴有排便困難感, 肛門出血, 出血伴隨大便或不伴隨的現象。

便秘便血的併發症狀

在肛腸疾病中, 引起便秘便血的疾病有很多種, 如何來區分便秘便血的症狀呢?專家指出不同疾病引起的便秘便血, 症狀不同。

(1)腸癌引起便秘便血的症狀。 其主要症狀是糞便帶血。 癌腫位於右半側結腸如回盲部、升結腸、結腸肝曲部位, 一般不易見到明顯出血, 而以大便潛血陽性為主。 癌腫位於左半側結腸, 便血的顏色多呈鮮紅或暗紅色, 附於糞便表面, 如果出血量不多, 因便秘在腸腔瀦留過久, 則血色發黑, 血與糞便相混合。

乙狀結腸癌常表現為便秘與腹瀉交替, 大便帶有鮮血、膿及黏液。 直腸癌則為便中帶血或膿血便, 或糞內有血性分泌物的黏液血便。

(2)腸息肉引起便秘便血的症狀。 特別是直腸息肉出血,

其症狀主要是便血, 一般量不多, 間歇性出血, 色鮮紅, 覆於糞便表面, 也可與糞便相混, 或混有黏液和膿性分泌物。 直腸息肉常表現為無痛性便血, 一般出血量較小, 結腸有較大的息肉時, 可引起腸套疊, 下腹絞痛, 便秘加重, 且糞便帶血。

(3)痔瘡引起便秘便血的症狀。

患有痔瘡的病人, 由於排便時肛門疼痛, 因懼怕排便常常抑制便意, 逐漸產生便秘, 而便秘又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痔瘡。 當痔核較大, 痔黏膜組織變薄, 用力排便時乾燥糞塊易擦破痔黏膜, 引起便血。 便血是內痔的常見症狀, 但並非每次解大便時都會有便血, 一般以大便乾燥時為多見, 其特點是用力排便時, 血液從肛門排出, 出血量不等, 鮮血常附在大便表面, 可以是糞便帶血, 便後手紙帶血或點滴而出, 嚴重者出血量較大。

(4)肛裂引起便秘便血的症狀。 便秘日久會引起肛裂, 而一旦患有肛裂後, 便秘會進一步加重, 在用力排便時, 乾燥的糞便擴張肛管, 可使肛管小血管撕裂而出血。 其特點是出血量較少, 或糞便表面帶血,

或排便時鮮血點滴而出, 或便後手紙沾血。 另一特點是肛裂病人常有劇烈的撕裂樣肛門疼痛, 排便後疼痛可持續較久, 當有因排便引起的週期性劇烈肛門疼痛伴便血時, 應考慮有肛裂。 肛門視診即可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