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美味與健康的博弈,誰能勝出

最近, 來自朋友圈的一條消息引發了螃蟹愛好者的騷動, 說是美國紐約市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 因為其中含有很多化學污染物。 往年, 每到大閘蟹上市的時候, 也常出現一些報導, 讓很多人對其望而卻步。

我們知道蟹黃就是雌蟹的卵巢和消化腺, 蟹膏是雄蟹精囊的精液與器官的集合, 說的通俗一點, 就是蟹蟹生產小蟹蟹的東東。 蟹黃和蟹膏肥美可口, 通常是人們最喜歡吃的部位, 沒有之一。 然而, 蟹黃和蟹膏比蟹肉更容易富集有害物質, 這也是紐約市衛生局不建議食用的原因。 這真是讓食蟹者在美味和健康之間左右為難, 那蟹黃、蟹膏還能不能吃啦?

【美味與健康的博弈】

真不能愉快地吃蟹黃了嗎?其實, 認真學習一下紐約市衛生局給出的消費建議全文就會發現, 這一建議僅針對當地受多氯聯苯、二噁英和重金屬污染嚴重的水域裡生長的螃蟹。 這些有害物質能夠在螃蟹體內, 特別是內臟中富集, 因此不建議食用蟹黃。

在污染水域生長的螃蟹, 自然會被污染。 也不只是螃蟹, 污染水域產的魚、蝦等其他水產, 都會受到有害物質污染。 而產自清潔水域的螃蟹就不必擔心這個問題了。

所以說, 蟹黃和蟹膏能不能吃, 要看它長在哪裡。 現在市面上主流的大閘蟹, 基本都是人工養殖的。 為了品質達標並且高產, 對養殖水域的水質要求還是比較高的, 所養殖的螃蟹也就沒什麼機會富集污染物。 再者, 螃蟹屬於季節性食物, 一般不會成年累月的吃, 就算含有少量污染物, 也不至於對健康產生影響。 隨著工業污染的加劇, “野生”不再是賣點, 而應該被看成風險警示語。

【怎樣愉快地吃蟹黃?】

不要一聽原來是虛驚一場, 就立馬放鬆警惕, 大快朵頤。 即使不考慮有害污染物, 吃螃蟹也得適可而止。 眾所周知, 螃蟹的膽固醇含量較高, 尤其是蟹黃和蟹膏, 是不折不扣的高膽固醇食物, 每百克中膽固醇含量高達400毫克以上, 遠高於雞蛋。 儘管近來一些膳食指南中放寬了對膽固醇的限制, 但對膽固醇高、血脂異常的人還是要有所限制, 淺嘗輒止為宜。

為了既享受美味, 又不影響健康, 一般人食用螃蟹每次不要超過兩隻, 每週不要超過三次。 高危群體需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