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夏天是養脾胃的黃金期,牢記這4點,調理寶寶脾胃很簡單

夏日炎炎, 酷暑逼人, 尤其是7月份, 這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段, 加上濕氣盛, 濕熱交蒸悶熱異常。 此時, 亦是脾胃病高發的季節, 兒童與成人體質大有不同, 更易傷及脾胃。

寶寶脾胃不足, 就是說寶寶的消化功能還不完善。 中醫上常說“四季脾旺不受邪”, 即脾胃功能強的人抵抗力強, 不易得病。 脾胃虛不好的寶寶易生病, 抵抗力差, 那么, 寶寶脾胃不好, 又該如何調理呢?

寶寶脾胃不好幾大表現

① 盜汗, 寶寶睡覺異常大量出汗。

②食欲不振, 寶寶胃口差, 即使平常愛吃的食物也不感興趣。

③睡眠不安, 愛趴著睡或睡時有咬牙磨牙、眼睛漏縫的情況。

④嘔吐物或大便有不消化物或奶瓣味, 氣味臭穢。

⑤舌苔白而厚, 口中有酸臭味, 甚至表現為地圖舌。

⑥腹脹, 腹痛。

⑦面色萎黃, 眼白有藍斑, 手足心熱;精神狀態差, 易發脾氣哭鬧。

⑧寶寶皮膚粗糙、黯淡, 色素沉積甚至出現斑丘疹、小兒慢性濕疹。

⑨寶寶頭發豎立或頭發咎, 形如麥穗;鼻翼兩側、口周青色隱隱。

如何調理孩子脾胃?先懂得區分再進行調理

一、脾胃濕熱者

脾胃濕熱的兒童, 即使氣溫較低, 也常伴有手、腳、心發熱的癥狀, 并伴有嚴重的口臭和大便酸臭氣味。

調理方法:黃棘末具有祛積健脾養胃的藥理作用, 可用于治療小兒食瘧和乳食結滯, 對脾胃積熱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二、脾胃虛寒者

脾胃虛寒兒童易出現腹脹、腹痛、食欲不振、手腳發冷等癥狀, 特別是吃較冷的食物時會變得異常嚴重。

調理方法:家長可每天為寶寶泡生姜茶喝, 在熬制過程中可添加一些紅糖, 主要是因為生姜含有大量姜辣素, 可起到溫陽散寒、補脾溫胃的作用。 一般來說, 堅持喝三個月左右, 脾胃虛寒癥狀就會明顯減輕。 此外, 也可以燉胡椒豬肚湯, 并防止孩子吃生冷食物。

三、脾弱胃強者

脾弱胃強的寶寶總是長的矮小瘦弱, 相比于同齡兒童, 會看著沒有活力, 而且頭發非常稀少發黃。

調理方法:脾虛主要是由于不通造成。

這時, 父母可以煮山藥薏米粥, 或者煮紅棗銀耳羹給孩子吃。 在粥中可加入繡肽末, 可以起到健脾養胃的藥理作用。 它能幫助孩子吸收營養, 代謝無用的成分。 要避免讓孩子多吃漢堡、燒烤類垃圾食品, 否則調理的效果會受到影響。

四、胃弱脾強者

胃弱脾強的兒童消化能力較好, 但食欲差, 進食特別差, 經常餓。

調理方法:家長可配以適量的中藥菱粉, 配合黃魚燉魚湯, 讓孩子每兩天喝一次, 可增強胃功能, 有助于調節脾臟的功能。

寶寶脾胃不好如何預防?

1. 維持腸道穩定

可以適量給兒童食用聚糖多桿菌, 維持腸道穩定。 聚糖多桿菌可補充雙歧桿菌、乳酸菌等, 促進兒童腸道平衡以及消化酶的分泌, 減少病毒和細菌的影響。

2. 夏季要保暖

夏天雖然炎熱, 但家長還是要注意適當的保暖, 尤其是寶寶的腹部保暖, 生活在早晚溫差大的城市更要留心注意。 生冷食物, 家長要做好監督, 讓孩子少吃, 空調要及時通風, 不可對吹、溫度開的過低。

3.飲食要科學

夏季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定時定量的飲食,

并且在葷素搭配上一定要注意, 而且粗糧也要適當的補充, 不要讓孩子偏食厭食。 喂養要得當, 盡量少食肉類食品, 切忌不要濫用清熱瀉火類藥物, 如板藍根沖劑等, 以免苦寒傷胃。

脾胃虛弱、偏內寒的兒童應養成喝熱飲的習慣。 不可吃太多的酸奶, 以免破壞腸道的酸堿平衡。 可以多吃山藥、芋頭、南瓜、薏米等, 少吃油膩生冷食品, 不過食零食。 偏內熱的兒童應少吃干燥、油炸、辛辣的食物, 不多喝流質蛋白飲食, 多吃南瓜、胡蘿卜、海帶等食物。

4. 鍛煉要適當

脾胃虛兒童必須多參加戶外活動。 家長可以在暑假和孩子一起爬山或慢跑。 這可以促進胃腸蠕動, 提高孩子的體質每天睡前還可以給寶寶按摩腹部, 促進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