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股骨頭移位怎麼處理

日常生活中會發生股骨頭的情況並不少見, 例如一些比較劇烈的摔跤, 一些駕駛意外中發生的猛烈撞擊都會出現股骨頭的移位。 發生這種移位會影響到患者在生活與工作中的正常行走與跑步造成影響。 在發生這種移位元後需要及時治療, 此外如果在治療期間進行一些輔助運動都是能夠加快恢復的。

(1)問號法(Bigelow's法) 在腰麻下, 病員仰臥, 助手固定骨盆, 髖、膝屈曲至90度, 術者一手握住患肢踝部, 另一前臂放在膕窩處向上牽引, 開始先使髖關節屈曲、內收、內旋(使股骨頭離開髂骨), 然後一面持續牽引, 一面將關節外旋、外展、伸直、使股骨頭滑入髖臼而復位(助手可協助將股骨頭推入髖臼)。 因為復位時股部的連續動作呈“?”形, 似一問號, 故稱“問號法”復位, 左側後脫復位時, 股部的連續動作如一個正“問號”, 反之, 右側後脫位為一反“問號”。

(2)提拉法(Allis法) 患者仰臥, 助手的動作和術者的位置同上法, 復位時術者先將患側髖和膝關節屈至90°, 使髂股韌帶和膝屈肌鬆弛, 然後一手握住小腿向下壓, 另一前臂套住膝後部向上牽拉, 使股骨頭向前移位接近關節囊後壁破口, 同時向內外旋轉股骨幹, 使股骨頭滑入髖臼,

助手可同時將股骨頭向髖臼推擠復位。 復位時常可聽到或感到一明顯響聲。 此法比較安全。

(

3)復位後的處理 固定:復位後可用單側髖人字石膏固定4~5周(或平臥用砂袋固定患肢使呈輕度外展內旋位), 以後可架拐早期活動, 但患側不能負重, 待6~8周後, 進行X線檢查,

顯示無股骨頭壞死時再負重走路。

(4)手術復位的適應症 手法不能復位, 應考慮及時手術復位。 髖臼上緣大塊骨折, 須手術復位並作內固定。

2、前脫位: 前脫位的治療原則同前, 僅手法方向相反, 復位後處理亦同。

3、中心脫位: 宜用骨牽引復位, 牽引4~6周。 如晚期發生嚴重的創傷性關節炎, 可考慮人工關節置換術或關節融合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