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心衰風險這么高!留意6個早期信號
糖尿病與心衰雖并非一般的合并癥, 而是相互促進和相互惡化的關系。
來自美國的Framingham心臟研究表明:罹患糖尿病能使男性和女性發生心力衰竭的風險分別增加2.4倍和5倍, 而且這一增加與高血壓或冠脈疾病無關。
發表于2015年的《糖代謝異常與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臨床診斷和治療指南》中就強調“心衰是降糖藥物心血管安全性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
糖尿病患者的心衰風險之所以這么高, 首先是因為糖尿病患者更容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 伴隨彌漫性的嚴重動脈血管狹窄, 這將會直接導致心肌供血障礙——缺血性心肌病,
應對糖尿病合并心衰, 首先就得在平時做好預防工作, 積極改善生活習慣, 降糖降脂, 控制體重。
其次, 也應該留意“隱藏”的心衰。 比如當糖尿病患者出現體力差、氣短、夜間躺下睡覺經常被憋醒, 以及手腳冰涼、全身性水腫、突發的神志淡漠或人格改變等, 就要懷疑可能是心衰了, 就應當盡早去醫院檢查確診, 比如做胸片、超聲心動圖、血腦鈉素水平等。
對于那些已經存在冠脈狹窄的糖尿病患者, 即使沒有心絞痛的癥狀, 也建議通過冠脈造影來盡早處理狹窄;如果糖尿病合并心衰的患者病情穩定,
雖然我們說心衰是心臟疾病的終末階段, 但并不意味著短時間內就會危及生命, 如果能夠早診早治、選擇合適的降糖藥和抗心衰藥, 并且注重改善生活習慣, 按時監測檢查, 一樣能夠延緩病情和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