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拔罐常識 拔罐注意事項

文章導讀

專家指導:拔火罐是傳統的中醫外治方法, 可以行氣活血、疏經活絡、消腫止痛、祛除風濕。 因為操作簡單、方便易行, 成了民間常用的防病治病方法。



目前罐子的種類主要有竹罐、玻璃罐、橡膠罐和真空罐。 竹罐因為需要用中藥液來煮, 比較複雜, 使用較少。 玻璃罐臨床用的較多, 能及時觀察到皮膚的情況。 橡膠罐用在相對不是很平的地方, 比如關節部位等。 家庭用罐一般選擇真空罐比較合適。
醫院拔火罐一般用鑷子夾一小團棉球, 蘸上適量酒精, 罐口斜下, 點燃棉球, 伸入罐的底部繞1—3圈後抽出, 並迅速拔上。 注意不要讓燃著的棉球碰到罐口, 以免燙傷皮膚。
當然家裡用真空罐操作起來更為容易, 也不會發生燙傷, 只是祛風散寒作用比不上火罐。
哪些病適合拔罐
拔火罐常用於治療腰背痛、頸肩痛、風濕痛、落枕、感冒、消化不良、失眠和更年期綜合征等。

但是在家裡拔火罐只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病情比較嚴重的最好還是到醫院治療, 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下面介紹幾種家庭拔火罐治療常見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