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中醫怎麼治療鵝口瘡

一.心脾積熱治則:清熱瀉火。
主方:清熱瀉脾散加減。
加減:大便幹結, 加生大黃6克(後下);小便黃短, 加木通6克、生地6克;煩渴不甯, 加石斛6克、鉤藤6克(後下)。
主方分析:清熱瀉脾散是兒科常用的清熱瀉火方劑, 尤其對各種口腔與齒齦實熱證, 有良好效果。
方中黃連、山桅清心泄熱, 黃芩、石膏散脾經鬱熱, 生地清熱涼血, 木通、燈心清熱降火, 導熱下行。
處方舉例:
山梔6克 生石膏30克 黃連1.5克 黃芩6克 丹皮6克 赤芍6克 銀花6克 連翹6克燈心2紮 生甘草3克
二.虛火上炎治則:滋陰降火。
主方:知柏地黃湯加減。
加減:口渴者, 加玄參6克、石斛6克;低熱者,

加地骨皮6克、白薇6克;盜汗, 加龍骨30克(先煎)、牡蠣30克(先煎)。
主方分析:本方由六味地黃湯加知母、黃柏組成, 六味地黃湯滋養肝腎, 而知母、黃柏滋陰降火。
處方舉例:
知母6克 黃柏6克 熟地6克 山藥6克山萸肉6克 丹皮6克 澤瀉6克 茯苓6克 牛膝6克 甘草3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