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這麼做讓體內“寒氣”“不再逼人”

天氣已漸漸轉涼, 很多人都想問體寒怎麼調理呢?除了穿上厚厚的防寒保暖的衣服, 其實還有很多保暖的方式, 比如飲食調理和適量運動等等。 想知道泡腳有什麼好處以及腎虛的症狀有哪些嗎?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秋分已過, 天氣日漸轉涼, 很多平時怕冷、手腳冰涼的人, 可能更會感覺冷不堪言, 甚至開始提早加衣加褲。

其實, 怕冷的原因天涼只是一個方面, 另一方面是個人體質問題, 如體寒體質人群常會出現寒涼症狀, 可結合不同症型適度調節。

對症辨型巧調治

據醫學專家介紹, 一般來講體寒多見於女性。

中醫將體寒的症型分為陽虛、血虛、腎陽虛、氣鬱等, 其中屬於陽虛體寒的人比較多見。

專家認為:“陽虛則外寒。 ”也就是說, 人體陽氣衰微, 氣血不足, 衛陽不固, 不能溫煦肌肉以抵抗外來寒邪的侵襲, 人就特別容易怕冷。

怎樣改善陽虛體質

最重要的是進行飲食調理和耐寒鍛煉。

吃飯的目的就是攝取熱量, 所以應認真對待每一餐飯, 尤其應重視早餐。 適當多吃些動物瘦肉、魚、豆類、芹菜、香菇、大棗、黑木耳等富含鐵的食品。

多吃些富含維生素C 的蔬菜和水果, 以促進鐵的吸收。 還應注意多攝入含碘豐富的海帶、魚蝦、海蜇、牡蠣等, 以促進體內甲狀腺素的合成。

天冷時常吃些羊肉、狗肉等有溫腎壯陽作用的食品, 對提高禦寒能力很有幫助。

此外, 抵禦寒冷還要注意及時增減衣服, 其中要特別重視頭部、腹背與足部的保暖。

著裝的基本原則

上裝稍薄而下裝厚, 衣服、鞋襪要寬鬆且保暖性好。 應避免穿過於緊身的衣褲, 以免妨礙血液迴圈。

女性多見的體寒類型是血虛, 一般是由陰血不足引起。

血虛表現為脈弱、血壓偏低、頭髮乾枯、眼睛發幹、月經偏少等。

舊時人們生活條件較差, 一般用當歸煮羊肉來調理血虛。 這種方法在物質生活極度豐富的現代已不再廣泛使用, 人們平日攝取的營養已經比較豐富。

如果用當歸煮羊肉調理, 對年紀偏大的人群來說可能會引起血脂增高, 此法只有體質較差者才適用。

現在常用外治法進行調理, 如泡腳、泡手等。

另外一種常見的體寒類型是腎陽虛。 中醫講陰與陽是相伴相生的, 有陽虛就有陰虛, 只是偏重不同。

如有的人夏天怕熱, 冬天怕寒, 這是典型的陰陽皆虛, 這種情況到冬天時可以適當用一些補陽藥, 常用的比較平和的中藥為金貴腎氣丸。

除畏寒外,

腎陽虛的人還常會出現關節疼、特發性水腫等症狀。

出現這些症狀時要及時用藥物調治, 如果沒有這些症狀, 則可以用食療調理。

食療補陽常用的食材是栗子、核桃等。 需要注意的是, 此類食物對消化功能較弱的人群而言要注意控制食用量。

因為栗子、核桃屬於堅果, 磷含量偏高, 超量食用(尤其是老年人)對身體不利。 一般栗子一天不應超過兩個, 核桃不超過半個。

如果是男性出現怕冷症狀, 大部分情況是腎陽虛, 可以適當用些補腎陽的食物進行調理, 如韭菜、蝦仁等。

還有一種是較為少見的類型叫氣鬱, 表現為一旦生氣或激動就容易出現手腳冰涼。

其發病原因為情志不舒, 氣機鬱結所致。 這種情況可以用玫瑰花泡水飲用調理,

有大便乾燥的人群則可以用桃花泡水常飲, 即美容又通便, 還能調氣血, 一舉多得。

女性及老人較多見

一般來說, 女性及老年人中體寒者比較多見, 有些老年人還容易出現上身熱、下身寒的情況。

其表現為下身穿棉褲仍覺得冷, 而上身穿單衣還覺得熱。 這種情況大部分屬於陰陽失調, 其寒氣淤積在身體下方, 而將陽氣逼到了身體上方。

正常情況下, 人須陰陽平衡, 這裡的平衡指身體上下左右皆平衡。 專家建議, 這種情況, 可用泡腳的方法進行調理。

泡腳時可以加一些紅花、艾葉, 及補腎陽的藥物, 如肉桂、桂枝、花椒等, 水溫以耐受為宜。

一般泡一到兩個星期症狀即可改善。 其調理原理是通過泡腳把陽氣引導到身體下方,

從而達到陰陽平衡。

專家強調, 泡腳有兩個必須掌握的要領, 一是泡腳的目的要達到溫和地出汗, 這樣才有效。

這要根據個人對溫度的反應而定, 如果一泡腳就會出汗, 水溫就要偏低一點, 時間稍短一些, 切忌出大汗, 出大汗傷陽。

二是泡完後一定要及時擦乾腳面。 因為此時經脈已經打開,如果不及時擦乾使腳受涼,寒氣會更多地侵入人體。

需要注意的是,有人習慣泡腳後拍腳,其實泡完腳後無需再進行拍腳。

因為此時身體會微微出汗,表明氣血已然疏通,如果再進行拍打,會使身體發汗過度。

另外,老年人不宜拍打,因為很多老年人有血管硬化、骨質疏鬆等疾病,如果力度掌握不當,可能會導致血管破裂、骨折等問題。

泡腳時的水溫一般以耐受為宜,有糖尿病或癱瘓等疾病的患者,其溫度感覺較差,周圍的人要為其試水溫,防止燙傷。

體寒非病勿憂心

體寒其實不是病,只是一種按中醫劃分的體質類型,但常會因它引起關節病變、凍瘡、腎臟病變等。如果不出現嚴重病變,不影響生活品質便無需治療。如果想要改善,只需適度調理即可。

專家說,體寒體質的出現大部分與先天稟賦有關。另外,一些生活習慣對其也有影響。

如身體受凍、飲食習慣不好、缺乏運動等。因此不建議年輕女性在冬天穿較少的衣物,容易讓身體受凍,長此以往,勢必會引起腰腿痛。

還有,過度吹空調等也容易引起體寒。其次,運動不但可以舒緩筋骨,也有利於血管的收縮和擴張,能預防體寒,所以要保持一定的運動量。

再次,要保持好的飲食習慣,每餐要吃七八分飽,吃太多會導致血液過多地集中在胃腸道,分配給各肌肉的血液會減少,因而導致體寒。

過分喜愛吃寒性食品和冷飲也會導致體寒。最後,還有一類體寒是因為糖尿病導致的。

糖尿病本來是體質上火,上火太久就會損耗陽氣,出現體寒。雖然體寒不是病,但也不能忽視體寒的危害,要注意適度調節。

如何改善手足冰涼

體寒的人最主要的症狀就是手足冰涼。對於經常手足冰冷的人來說,進行良好的日常生活管理非常重要。

首先,每天早上要堅持吃早餐,在一天開始的時候儲備足夠的能量,尤其以吃溫熱的東西為好。

另外,運動也是非常重要的。每天堅持兩次運動,每次約30 分鐘,適當的強度即可。

對於上班族來說也可以利用上班途中進行運動,堅持步行或騎車上班即可獲得良好的運動效果。

對於容易手腳冰涼的人來說,多穿衣服、經常泡澡是改善體寒和手腳冰涼的手段。

當外出時,最好穿有口袋的衣服及高領衣服,保證體溫不外泄。

回家後晚上可以泡溫水浴,以泡10 分鐘左右為宜。泡完後應特別注意不要著涼,趁身體溫暖時穿上保暖衣物。

另外,飲食方面儘量不要吃冷食,否則,很容易導致身體溫度降低,不妨適當補充些溫熱的食品,如紅糖、薑、紅棗等。

保暖部位

現代醫學認為,一方面,腳距離心臟最遠端,血液供應較差。

加之腳部表面脂肪層薄,保溫能力差,腳的皮溫也最低,趾尖溫度低達25℃,而人的正常體溫一般在36.5℃左右。

另外,腳和上呼吸道黏膜之間存在著密切的神經聯繫,因此,一旦腳部受涼,就可反應性地導致上呼吸道粘膜內的毛細血管收縮,纖毛擺動較慢,抗病力明顯減落。 因為此時經脈已經打開,如果不及時擦乾使腳受涼,寒氣會更多地侵入人體。

需要注意的是,有人習慣泡腳後拍腳,其實泡完腳後無需再進行拍腳。

因為此時身體會微微出汗,表明氣血已然疏通,如果再進行拍打,會使身體發汗過度。

另外,老年人不宜拍打,因為很多老年人有血管硬化、骨質疏鬆等疾病,如果力度掌握不當,可能會導致血管破裂、骨折等問題。

泡腳時的水溫一般以耐受為宜,有糖尿病或癱瘓等疾病的患者,其溫度感覺較差,周圍的人要為其試水溫,防止燙傷。

體寒非病勿憂心

體寒其實不是病,只是一種按中醫劃分的體質類型,但常會因它引起關節病變、凍瘡、腎臟病變等。如果不出現嚴重病變,不影響生活品質便無需治療。如果想要改善,只需適度調理即可。

專家說,體寒體質的出現大部分與先天稟賦有關。另外,一些生活習慣對其也有影響。

如身體受凍、飲食習慣不好、缺乏運動等。因此不建議年輕女性在冬天穿較少的衣物,容易讓身體受凍,長此以往,勢必會引起腰腿痛。

還有,過度吹空調等也容易引起體寒。其次,運動不但可以舒緩筋骨,也有利於血管的收縮和擴張,能預防體寒,所以要保持一定的運動量。

再次,要保持好的飲食習慣,每餐要吃七八分飽,吃太多會導致血液過多地集中在胃腸道,分配給各肌肉的血液會減少,因而導致體寒。

過分喜愛吃寒性食品和冷飲也會導致體寒。最後,還有一類體寒是因為糖尿病導致的。

糖尿病本來是體質上火,上火太久就會損耗陽氣,出現體寒。雖然體寒不是病,但也不能忽視體寒的危害,要注意適度調節。

如何改善手足冰涼

體寒的人最主要的症狀就是手足冰涼。對於經常手足冰冷的人來說,進行良好的日常生活管理非常重要。

首先,每天早上要堅持吃早餐,在一天開始的時候儲備足夠的能量,尤其以吃溫熱的東西為好。

另外,運動也是非常重要的。每天堅持兩次運動,每次約30 分鐘,適當的強度即可。

對於上班族來說也可以利用上班途中進行運動,堅持步行或騎車上班即可獲得良好的運動效果。

對於容易手腳冰涼的人來說,多穿衣服、經常泡澡是改善體寒和手腳冰涼的手段。

當外出時,最好穿有口袋的衣服及高領衣服,保證體溫不外泄。

回家後晚上可以泡溫水浴,以泡10 分鐘左右為宜。泡完後應特別注意不要著涼,趁身體溫暖時穿上保暖衣物。

另外,飲食方面儘量不要吃冷食,否則,很容易導致身體溫度降低,不妨適當補充些溫熱的食品,如紅糖、薑、紅棗等。

保暖部位

現代醫學認為,一方面,腳距離心臟最遠端,血液供應較差。

加之腳部表面脂肪層薄,保溫能力差,腳的皮溫也最低,趾尖溫度低達25℃,而人的正常體溫一般在36.5℃左右。

另外,腳和上呼吸道黏膜之間存在著密切的神經聯繫,因此,一旦腳部受涼,就可反應性地導致上呼吸道粘膜內的毛細血管收縮,纖毛擺動較慢,抗病力明顯減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