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胎教≠對胎兒進行教育 合理適當的胎教才能生出聰明寶寶

很多人以為胎教就是對胎兒進行教育。 這是不正確的。 因為胎兒在母親腹中還不具備學習的能力。 胎教其實是指人們用各種方法, 刺激幫助胎兒身體腦皮層細胞的生長, 因為腦細胞在胎兒期就完全形成, 在其後一生中, 腦細胞只會減少死亡, 再也不會增多。

胎教主要指准媽媽為了胎兒的健康發育.通過調控自我身心健康, 為胎兒提供一個很好的內外生長環境, 適當地刺激成長到一定時期的胎兒.從而促進胎兒的健康發育.改善胎兒素質的科學方法。

廣義胎教指為了促進胎兒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健康發育成長, 同時確保孕婦能夠順利地渡過孕產期所採取的精神、飲食、環境、勞逸等各方面的保健措施。 因為沒有健康的母親, 亦不會出生強壯的胎兒。 有人也把廣義胎教稱為“間接胎教”。

狹義胎教是指根據胎兒各感覺器官發育成長的實際情況,

有針對性地, 積極主動地給予適當合理的資訊刺激, 使胎兒建立起條件反射, 進而促進其大腦機能、軀體運動機能、感覺機能及神經系統機能的成熟。 換言之, 狹義胎教就是在胎兒發育成長的各時間, 科學地提供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的教育, 如音樂、對話、拍打、扶摸等, 使胎兒大腦神經細胞不斷增殖, 神經系統和各個器官的功能得到合理的開發和訓練, 以最大限度地發掘胎兒的智力潛能, 達到提高人類素質的目的。 從這個意義上講, 狹義胎教亦可稱之為“直接胎教”。 所以胎教以是臨床優生學與環境優生學相結合的實際具體措施。

胎教的前提是胎兒能感應到外界的環境因素, 胎兒從何時才能對外界因素做出反應呢,

這就要簡單瞭解一下胎兒的成長過程。

懷孕7個月後, 胎兒具有視物的能力。

懷孕7個月後, 胎兒對外界的聲音會表現出喜歡或討厭。

懷孕8個月時, 胎兒能聽出音調的高低及強弱, 胎兒的味覺系統已很發達。

懷孕8個月時, 子宮收縮或受到外界壓迫, 胎兒會猛踢子宮壁進行抵抗。 懷孕8個月後, 胎兒開始感受到母親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