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怎么吃感冒藥 搞清類型區別治療

春冬是感冒的高發季節, 不少人感冒后到藥店購買中成藥進行自我藥療。 看到琳瑯滿目的感冒類中成藥, 一些人不是跟著廣告走, 就是望文生義, 結果起不到治療作用。 面對這些顧客, 藥店藥師應熟悉中醫對感冒癥狀的分型, 向患者對癥薦藥。

中醫將感冒分為三種類型, 即風寒型、風熱型和暑濕型。 風寒感冒的特點是惡寒重, 發熱輕, 頭痛, 關節疼痛明顯, 鼻塞聲重, 流清鼻涕, 口不渴, 咳嗽時吐稀痰, 咽喉疼痛不明顯, 舌不紅, 苔薄白而潤。 風熱感冒的特點是發熱重, 惡寒輕, 咽干而痛, 甚至咽喉、扁桃體紅腫疼痛, 鼻塞, 流黃稠鼻涕, 口渴想喝水, 舌邊尖紅, 苔薄黃。 暑濕感冒多發于夏季, 冬季少見。

針對這三種感冒類型, 感冒類中成藥也分為風寒感冒藥、風熱感冒藥、暑濕感冒藥。 治療風寒感冒的中成藥有風寒感冒沖劑、荊防沖劑、感冒清熱顆粒(沖劑)等;治療風熱感冒的中成藥有風熱感冒沖劑、羚翹解毒丸、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顆粒(沖劑)、銀柴沖劑等。

冬季感冒一般是風熱和風寒混雜表現, 病人依類型選藥比較困難, 如果自我藥療, 根據癥狀選藥比較方便。

以咳嗽、流涕為主, 伴低熱, 周身酸痛的感冒初起時,

應選感冒清熱沖劑。

咳嗽偏輕、白痰, 首選急支糖漿。

咳嗽偏重、有痰色黃, 流涕輕, 不發熱, 癥狀已有幾日, 可選羚羊清肺丸。

感冒初起, 發熱38℃以上, 可選用羚翹解毒丸。

冬春季感冒一般為內里積熱, 外感風寒, 病人多有上火表現。 咽痛輕者可用西羚解毒丸或感冒清熱沖劑加板藍根;咽痛重伴口干、口渴、喜涼、低熱、大便干者, 應用感冒清熱沖劑加上清丸;久咳痰少、口干舌燥、體質偏弱者宜用川貝類咳嗽糖漿, 而痰多、體質強壯, 有上火表現的不宜用, 以免加重病情。 當痰多、咳重并伴胸悶時, 藥師應建議患者到醫院看中醫, 吃一些湯藥, 不宜再服任何止咳糖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