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外痔的偏方

外痔位于齒線以下, 是由痔外靜脈叢曲張或肛緣皺襞皮膚發炎、肥大、結締組織增生或血栓瘀滯而形成的腫塊。

1.組方:荊芥、防風各15g,

馬齒莧20g, 五倍子15g, 甘草10g。 水腫者加蒼術15g, 芒硝10g, 血栓者加桃仁、赤芍、紅花各15g, 炎癥重者加雙花、公英各20g, 黃柏15g, 疼痛重者加乳香、沒藥各15g。

用法:先將藥物放入砂鍋內, 加入涼水浸泡30分鐘, 煮沸15分鐘, 將藥液濾出, 再于藥渣加入1000ml水, 煮沸后濾出藥液, 將2次藥液混入一容器內。 乘藥熱氣熏蒸肛門患處, 等藥液降至不燙肌膚時, 臀部坐入盆中15分鐘, 同時以手按摩肛門腫脹部位, 一般用藥4~5劑癥狀即可明顯減輕或消失。

2.潤滑肛門:一旦你增加纖維及水分的攝取量后你的糞便將變得較軟也較利排出你還可在肛門內涂些凡士林進一步促進排便順利和減少疼痛用棉花棒或手指沾些凡士林涂在肛門內半寸處。

3.甲魚可治療痔瘡 對于靜脈曲張性混合痔或出血性內痔吃甲魚有一定療效但對于結締組織性外痔吃甲魚則毫無作用。

外痔表面蓋以皮膚, 可以看見, 不能送入肛內, 不易出血, 以疼痛和有異物感為主要癥狀.臨床常分為結締組織外痔、靜脈曲張性外痔、炎性外痔和血栓外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