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療後放屁時有粘液血絲
放療是一種治療身體癌症或者是腫瘤的一種治療方式, 放療的過程是非常痛苦的, 同時也會容易對身體造成一些副作用, 而做完放療後出現放屁有粘液並且便有血絲也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情況, 這是由於放療期間刺激到腸道所引起的一種症狀, 還會容易導致出現食欲不振, 或者是身體疲乏等。
是正常反應, 直腸分泌物和腫瘤內壞死組織排出就是這樣。
常見的放射反應和損傷可有以下幾種:
一、一般反應;可表現為食欲不振、疲乏無力、頭痛頭暈、免疫功能低下等。
二、消化道反應;可表現為噁心、嘔吐、消化不良、胃脘不適、腹脹、腹瀉等。
三、血象反應;可表現為周圍血中白細胞數降低。 血小板減少等骨髓抑制現象。
四、局部反應;由於身體各組織部位對放射線的耐受性不同, 且放射線的類型、劑量、照射面積也不同, 所以各組織部位的表現也不一致。
(1皮膚, 照射範圍的皮膚放射反應一般分為三度;一度放射皮膚反應為幹性皮炎, 照射區域內皮膚出現紅斑、發癢、脫毛, 並有色素沉著、毛囊擴張, 類似痤瘡樣改變。 二度皮膚放射反應為濕潤性皮炎, 皮膚充血水腫, 出現大小不等的透明水泡, 破潰後可向外滲液,
(2)粘膜 粘膜出現的放射反應與皮膚相似, 但因粘膜修復力強, 不容易造成太大損傷。
(3 )唾腺 唾腺對放射線很敏感, 受放射線照射後腺體破壞, 分泌減少, 極易發生口幹, 有時口幹難以消除。
(4 )眼睛 眼睛的晶體對放射線十分敏感, 小劑量的放射線會使晶體混濁, 發生白內障。 眼角膜在較大劑量照射後會發生潰瘍。
(5)骨骼 骨骼在接受一定量放射線照射後容易發生骨質疏鬆, 受外力時易發生骨折。 正在生長發育階段的骨組織對放射線非常敏感, 小劑量的放射線就會使生長受到抑制, 以致發育停止, 造成畸形。
( 6 ) 腦 腦對放射線能耐受中等劑量, 大劑量放射線則會引起腦萎縮、腦壞死。 脊髓對放射線有一定的耐受性。 超越耐受劑量會發生射性脊髓炎,
(7 )肺 肺的損傷在早期為放射性肺炎, 晚期為放射性肺纖維化, 病人會有胸悶氣短、咳嗽咯痰, 甚至發熱, 肺功能降低等表現。
(8)腹部 腹部與盆腔放射治療時, 放射線超過胃腸耐受劑量會引起放射性胃腸炎。 特別是放射性小腸炎, 使小腸局部粘膜發生潰瘍、壞死及狹窄, 嚴重者需要做手術才能緩解。 放射性大腸炎使患者腹瀉、便血。 放射性膀胱炎則可表現為尿血、尿頻, 嚴重者膀胱攣縮, 膀胱排尿無力, 需導尿或做手術。 放射性腎炎可繼發腎性高血壓、心臟病及心衰。
在進行放療中對以上所提的各種情況需密切注意, 在患者出現較重或不能耐受的反應時, 應及時調整放療方案或立即停止放療,
為減輕放療的副作用, 可以配合中藥來緩解, 而且中藥還可以增強放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