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腳癢脫皮起水泡

腳癢脫皮起水泡是我們常見的腳部皮膚出現的狀況, 一般人都不去怎麼理會腳癢脫皮起水泡, 因為腳癢脫皮起水泡不會傷害到我們的身體, 但是腳癢脫皮起水泡確實帶給我們很大的不舒服, 所以我們要懂得如何去處理腳癢脫皮起水泡才行, 一起看下文的介紹。

腳癢脫皮起水泡的出現令很多人煩惱, 因為腳部我們經常運動到, 所以不好採取外用藥, 不過我們可以採用一些中藥的療法以及食物的治療方法。

1、取1包陳香足清藥粉和1瓶陳香足清藥油。

將藥粉倒入盆中, 沖入1000—1200毫升的沸水, 再往盆中滴入5毫升的藥油, 攪拌均勻。 待溫度適中後, 泡洗患足15—25分鐘, 每日1次。

2、取1罐足淨膏。

淨腳後, 取適量藥膏直接塗抹在腳部患處, 待其自動吸收即可, 每日3次。

3、取幹葛30克, 明礬15克。

將以上藥材全部置於鍋中, 然後往鍋中加入1000毫升的清水, 以常規方法煎煮至沸,

取汁, 待其溫熱後, 浸泡患腳。

4、取大蒜莖200克, 青木香30克, 苦參30克, 川椒30克, 桃仁20克, 枯礬20克。

將上述藥材一同以大塊的紗布包好, 放入盆內, 加水適量, 置於火上煮沸, 去渣取汁。 將藥汁溫度降至適宜時, 將患足放於其內浸泡, 每次30分鐘, 每日1次。

5、取滑石粉100克, 氧化鋅20克, 硼酸10克, 水楊酸5克。

將上述藥材全部研為細末, 備用。 每次使用時, 取適量直接撒在患處即可。

6、取黃精100克, 白鮮皮50克, 地膚子50克, 蛇床子50克, 苦參50克, 藿香50克, 蔥白50克, 明礬25克。

將以上材料全部放入瓷盆內, 然後往盆中倒入1500毫升的食醋, 浸泡48個小時後備用。 每次使用時, 直接將患部浸入藥液中泡2小時即可。

7、取金銀花30克, 白鮮皮30克, 蛇床子30克, 苦參30克, 蒼術30克, 生大黃20克, 黃連20克, 黃柏20克, 荊芥10克, 防風10克。

將以上藥材全部置於鍋中, 然後往鍋中加入適量清水, 以常規方法煎煮取汁。 用煎煮所得的藥汁浸泡患足, 每次20—30分鐘, 每日2次, 注意浸泡後要拭幹, 然後用無菌紗布進行包敷。

8、取透骨草50克, 蟬蛻50克, 白鮮皮40克, 徐長卿30克, 紫草30克, 蒼術30克, 防風20克, 荊芥穗10克, 枯礬10克。

將以上藥材全部置於鍋中, 然後往鍋中加入3000毫升的清水, 以常規方法煎煮取汁。 用煎煮所得的藥汁浸泡患足, 每次浸泡10—20分鐘, 每日2次。

腳癢脫皮起水泡, 可應用如下食物。

1、取生花生仁250克, 生大蒜頭20瓣, 雞爪3對。

將大蒜瓣洗淨、去皮, 與生花生仁、雞爪一同放入鍋中, 然後往鍋中倒入適量的清水, 開火進行燉煮, 爛熟後盛出食用。

2、取大蒜頭5瓣, 龜1只。

將龜洗淨、切塊, 放入鍋中, 再往鍋中放入稍微搗爛的蒜頭,

和適量清水一起開火清燉, 燉至龜肉爛熟後盛出, 每日食用1次。

3、取去皮的蒜頭200克, 花生仁200克, 赤小豆200克, 紅糖200克。

將以上諸多材料全部放入鍋中, 加入清水, 以常規方法煮至爛熟, 每日使用。 注意, 不可加鹽。

4、取乾薑4克, 木香4克, 陳酒4克, 李子2克。

將以上諸多材料全部放入鍋中, 加入清水400毫升, 然後以常規方法煎煮, 煎至鍋中剩餘200毫升時取汁, 分3次飲服。

5、取赤小豆60克, 大蒜60克, 老薑30克, 陳皮30克, 鯽魚1尾。

將鯽魚處理好之後洗淨, 放入鍋中, 再將剩餘的材料全部放入, 加適量的清水煮熟, 盛出食用。

6、取蔥頭100克, 蘿蔔籽50克。

將上述材料全部置於鍋中, 和適量的清水一起開火燉煮, 1個小時後熄火。 取原湯1碗, 飲服。

上文我們介紹了腳癢脫皮起水泡對我們身體的影響,

腳癢脫皮起水泡雖然不會威脅到我們的健康, 但是腳癢脫皮起水泡會令我們非常不舒服, 所以我們要找到治療腳癢脫皮起水泡的方法, 上文詳細介紹了腳癢脫皮起水泡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