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WHO 的排卵異常分類

1968年, Insler和同事們提議, 根據週期異常對患者分類, 以指導治療。 世界衛生組織採用了他們的分類方法, 並進行了修訂, 現已被許多中心採用。
WHO分類系統採用3個參數對患者分類:

內源性泌乳素水準。
內源性促性腺激素(LH和FSH)水準。
內源性雌激素水準。

圖中顯示了如何使用檢查參數將患者分類的流程圖, 下表總結了各類的診斷和描述。
無排卵的WHO分類
排卵異常的 WHO分類系統類診斷描述I下丘腦-垂體衰竭閉經婦女, 沒有生成內源性雌激素的跡象;泌乳素水準不高;FSH低水準(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減退), 及未見下丘腦-垂體區域有占位元性病變。

II下丘腦-垂體功能障礙各種月經週期失調婦女(如, 黃體功能不足, 週期無排卵, 無排卵性多囊卵巢綜合征, 及閉經)有內源性雌激素生成的跡象, 及泌乳素和FSH水準正常。 III卵巢衰竭閉經婦女無卵巢生長的跡象, 伴FSH水準升高, 但泌乳素水準不升高。 IV先天性或獲得性生殖道疾病反復雌激素給藥治療沒有撤退性出血的閉經婦女。 V下丘腦垂體區域有占位元性病變的高泌乳素血症不育婦女各種月經週期紊亂婦女(例如, 黃體功能不足, 週期無排卵, 或閉經), 伴泌乳素水準升高和下丘腦垂體區域占位元性病變的證據。 VI未見下丘腦垂體區域有占位元性病變的高泌乳素血症不育婦女除沒有占位性病變的證據外,
與第V類相同。 VII泌乳素水準不升高且有下丘腦-垂體區域占位元性病變證據的閉經婦女內源性雌激素水準低, 而泌乳素和FSH水準正常或降低。
約97%的無排卵患者為WHO分類的第II類, 其餘的無排卵患者則為第I類。 這兩類患者最可能從促性腺激素治療中獲益。  
分類系統(如WHO的排卵異常分類)有助於確保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療選擇, 另一個益處是可以比較不同中心的臨床研究和藥物試驗結果, 甚至不同國家都可以, 這是因為保證了在不同的中心接受治療的患者是相同的。 這對缺乏嚴格診斷標準的疾病, 如心理疾病, 很有價值, 因為這些疾病在不同國家的診斷可以相差很遠。
重要的是要記住, 儘管分類系統對治療提供了有效的指導,
但是醫生要在考慮了病史、體檢和診斷性實驗結果後, 才能作出無排卵不育的治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