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鎖骨骨折的偏方

鎖骨呈S形架于胸骨柄與肩峰之間, 是連接上肢與軀干之間的惟一骨性支架。 鎖骨位于皮下, 表淺, 受外力作用時易發生骨折, 發生率占全身骨折的5%~10%。 多發生在兒童及青壯年。

偏方一

赤小豆適量煎服, 加赤砂糖少許溫服之, 本方適用于活血化瘀期。

偏方二

豬脊骨一具, 洗凈, 紅棗120克, 蓮子90克, 降香、生甘草各9克, 加水小火燒爛, 加姜鹽調味分多次飲之。

偏方三

豬脊骨一具, 洗凈, 紅棗120克, 蓮子90克, 降香、生甘草各9克, 加水小火燒爛, 加姜鹽調味分多次飲之。

主要表現為局部腫脹、皮下淤血、壓痛或有畸形, 畸形處可觸到移位的骨折斷端, 如骨折移位并有重疊, 肩峰與胸骨柄間距離變短。 傷側肢體功能受限,肩部下垂, 上臂貼胸不敢活動, 并用健手托扶患肘, 以緩解因胸鎖乳突肌牽拉引起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