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腳涼艾灸哪裡

在生活中有很多患者都會發生腳涼的現象, 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 腳一直都是涼的, 其實腳涼的人一般都會患有腎虛, 所以對於教練患者來說, 吃一些補腎的藥就能夠調理, 也有一些患者會採用艾灸的方法, 可以艾灸命門穴和陽池穴, 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介紹腳涼艾灸哪裡?

1、腳涼艾灸哪裡

1.1、艾灸命門穴

命門穴位置:取俯臥位,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處,與肚臍相平的區域。 艾灸方法:用艾條灸10到15分鐘,艾罐灸20到30分鐘,溫灸至皮膚稍見紅潤為度。 每天灸一次,每月20次。

1.2、艾灸陽池穴

陽池穴位置:該穴位於腕背橫紋中,指伸肌腱尺側緣凹陷中。 艾灸方法:將艾條一端點燃,使其距離皮膚2到3釐米,以周圍皮膚有溫熱感,不灼痛為宜,每次灸10到15分鐘,每月連續灸10次。

2、艾灸能治療手腳冰涼嗎

艾灸是自古以來的防病之術,對於肢體寒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艾灸以下穴位,幫助你溫通經脈,改善虛寒體質。 在寒冷的季節裡,手腳冰涼是女性朋友常見的問題,手腳冰涼,在中醫體質學上稱為陽虛體質。 即陽氣不足,體內產生的熱量不夠,陽氣不夠,自然就會出現怕冷的狀態。 這種體質的人,女性多於男性,也有很多中老年人身體寒冷怕冷,這是元氣不足的典型表現。

腳涼艾灸哪裡

3、艾灸為什麼能治病

每逢端陽節,在自家門上懸掛艾葉、菖蒲,借其芳香氣味來避穢、消災,是大多老年朋友熟知的常識,但艾葉用在針灸方面來防治疾病,就不一定人人都知道了。 艾葉是常用的中藥之一,性溫、味苦、辛辣、芳香,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中醫醫生多在虛寒性的出血症、腹中冷痛、月經不調、崩漏下血時配伍應用。 而用得較多的,還是針灸方面,把艾葉製成艾絨、艾炷、艾條等點燃後,借灸火的熱力,給人體溫熱性剌激,並能使藥力內透, 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等防病治病的目的。 腳涼艾灸哪裡

艾灸有什麼養生作用

調和氣血:氣是生命之源,血為物質基礎,氣血充足、氣機條達則人的生命活動正常;反之則發病。 艾灸可補氣養血、疏理氣機,且可提升中氣以達養生保健的目的。 溫通經絡: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經絡通暢則利於氣血運行及營養物質的輸布,若病邪侵及經絡導致其閉阻不通則會引發疾病。

艾灸借助其溫熱肌膚的作用,溫暖肌膚經脈,活血通絡,以達治療寒凝血滯、經絡痹阻所引起的各種病證之效。 調節陰陽:人體陰陽平衡則身體健康,而陰陽失衡就會發病,艾灸能使失衡的陰陽重新恢復平衡。 扶正祛邪:正氣存內則邪不可幹,艾灸通過對某些穴位施灸可以培扶人體正氣,增強機體防病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