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常搓6個部位 既能祛病又長壽

常搓6大部位

一、搓手——對搓手背手掌各50下

經常搓手有利於刺激穴位, 也能防止凍瘡和傷風。 對於老人來說, 搓手可以防止手部肌肉萎縮, 還能延緩衰老, 鞏固動手能力等等。

搓手的方法:

1、最簡單的方法, 可以雙手抱拳, 雙手從虎口接合, 雙手捏緊, 再移動雙手轉動, 使雙手在轉動過程中手的各部分互相摩擦。 搓手的時間可長可短, 只要兩隻手閑下來的時候就可以這樣做。 搓手的時間稍長, 兩隻手都會感到暖烘烘的。

2、伸展雙手。 伸出雙手, 做開合併攏動作, 連續做幾次, 讓手上的肌腱、肌肉、關節放鬆, 加速血液迴圈。

3、按摩手指。 以轉圈的方式, 輕揉按壓手指的指節, 到達指尖部位時, 握住手指輕輕提拉, 之後再鬆開。 接著用同樣的方法按摩其他手指。 提示:若使用按摩精油能讓按摩更舒適, 效果更佳。

4、按揉手背。 用大拇指順著指根向手腕的的方向以上下滑動的方式進行按揉,

不要太大力, 否則容易損傷手背的肌腱。

5、活動手掌。 用大拇指在手掌上以圓周方式進行按揉, 從手腕處開始到指關節處結束。

6、揉捏虎口及兩手指根部連接處, 注意要輕柔, 以免捏傷肌腱。

7、最後, 用手腕部按壓手掌, 按摩就完成了。

二、搓腳心——每只腳搓100次左右, 直至腳心發紅發熱為止

經常搓腳心, 對高血壓、神經衰弱、偏頭痛、頭頂痛、眩暈、耳鳴、失眠、足部萎縮酸疼、麻木浮腫健忘、消化不良、食欲減退、腹脹、便秘、癇病、疝氣、小兒驚風和心、肝、脾、膽等臟器病症, 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搓腳心的方法

1、幹搓

所謂幹搓, 其實指的就是不用任何道具進行搓腳心, 先用一隻手握住腳脖子(腳背前部), 然後另外一隻手沿腳心搓, 如果反復搓到腳心發熱,

然後在換另一隻腳。 這裡提醒一下搓的力度不能過大, 以微微發熱為宜。

2、酒搓

日常在搓腳的時候, 可以蘸點白酒, 這樣進行搓腳更省力, 同時還更具保健功效。

3、濕搓

先用溫水泡腳, 等到腳發紅之後, 在用一隻手手握住腳的背前部, 然後用另一隻手進行搓。 雙腳各反復搓幾次就可。

4、用手心搓

中醫認為搓腳的最高境界就是用手心去搓了, 這裡包含著很深的中醫知識, 當然了這也是中醫常見的一種按摩保健方法了。

搓腳心注意事項

1、飯後一個小時內不得馬上搓腳心。

2、切記用力過大, 連續的按摩刺激, 要注意不要損傷到皮膚, 如果在搓的時候有疼痛, 或者皮膚出血的問題要停止。

3、對一個部位不能連續搓5分鐘。

4、搓腳心之後, 最好在半個小時之內喝點溫開水。

5、搓腳心之後不能馬上用冷水刺激腳心處。

三、搓額頭——左右搓額頭50下

經常搓額頭可以提醒醒腦, 能活躍大腦的血液迴圈, 增加大腦的供血量, 從而起到健腦作用。

搓額頭方法

自然坐好後, 抬頭挺胸收腹,

集中注意力。 然後把眼睛閉上, 雙手搓熱了, 貼在眼睛上, 保持30秒就可以了。

然後左手掌心貼在額頭中間, 右手掌心貼在右邊的太陽穴中間, 一起上下搓動50下。 換方向將手換一下再做一遍。

累的時候做一做, 精神就會好一些了。 朋友稱, 這樣做能促進大腦血液迴圈, 增加供血量, 從而起到醒腦和健腦的作用。

四、搓鼻子——雙手食指搓鼻樑兩側

搓鼻子, 能改善鼻子的血液流動情況, 增加鼻子的各種營養補充, 提高鼻子的功能, 如阻擋空氣灰塵細菌的功能、提高吸入空氣的濕度, 調節吸入空氣的溫度, 使得吸入肺內的空氣更加清潔、濕潤、溫暖, 提高我們抵抗疾病的能力。

搓鼻子的方法

1、抹全鼻

兩手食指或用右手拇、食指指面分別放在鼻兩側搓擦,

從目內眥(精明穴)下、鼻根、鼻樑、鼻翼至鼻下孔旁(迎香穴), 用力均勻, 上下搓擦100次。 適合易罹患感冒或是鼻塞者、呼吸系統疾病患者, 應堅持天天抹全鼻, 能增強身體免疫功能, 減少患病機會。 鼻樑骨折、損傷, 暫不宜。

2、推擦鼻樑

推擦鼻樑, 又稱灌溉中嶽(中嶽指鼻)。 用右手食指指面放在鼻尖處, 以順時鐘和逆時鐘方向交替揉動, 由鼻尖向鼻根, 再由鼻根往鼻尖揉, 上下來回揉動, 反復約20至30次。 用手指或彎曲拇指的指節背部揩擦鼻旁兩側, 自迎香至鼻根部, 在按揉上迎香。 適合鼻道感到不通氣、鼻塞, 過敏性鼻炎患者, 在症狀還未明顯發作之前, 每天持之以恆, 做10至20次, 可以緩減病症。 鼻樑骨折、損傷, 暫不宜。

3、擦鼻根

鼻根又名下極, 俗稱鼻樑、山根。操作此法時,如果有戴眼鏡的人,先將眼鏡拿下,讓鼻根放輕鬆5秒,用拇指與食指輕輕捏起鼻根,會覺得鼻根有些酸脹,是很正常的,因為鼻根長時間被眼鏡壓迫,血循不暢所造成。再用食指快速來回擦鼻根,約20次,使鼻根略紅即可停止。

4、拿鼻翼

用拇指與食指,同時放在鼻翼兩側,輕輕拿起鼻翼然後放下,動作反復約20至50下。適合鼻部疾病,症狀不嚴重者,偶爾感到鼻塞或是鼻翼兩側上有毛細血管擴張,還有脾胃功能較差,食用較涼食物之後,如西瓜,容易腹瀉的人。鼻樑骨折、損傷,暫不宜。鼻孔之上稱方上,現稱鼻翼,中醫理論認為鼻翼與五臟六腑的關係是可以反應胃腸道的狀況,透過按摩此處,氣血運行通暢,以調整脾胃功能。

5、捏鼻孔

捏鼻孔,又可稱俯按山源(山源指鼻中隔部)。用食指放在鼻孔內,食指與拇指一起捏鼻孔,一捏一放,用力均勻,每分鐘約60次,至鼻有酸脹感為止。用食指、中指分別深入兩鼻孔,挾住鼻中隔輕輕柔捏。此法對過敏性鼻炎、鼻塞,能有不錯的效果。鼻樑骨折、損傷,暫不宜。

五、搓耳朵——手掌搓耳50下

經常搓耳朵不僅能減輕身體的不適症狀,還能緩解疲勞、振奮精神,使人達到神清氣爽的狀態。

搓耳朵的方法

1、搓外耳

用拇指和食指搓揉外耳,要搓揉到發紅發熱,直至出現火辣辣的感覺。在冬季如能經常搓揉外耳可以達到活血驅寒、防治感冒的目的。

2、摩擦耳廓

以掌心前後摩擦耳廓正反面10餘次,這樣可以對全身起到保健作用,能疏通經絡、振奮臟腑。

3、擦耳輪

用拇、食、指上下摩擦耳輪部10餘次,別看方法簡單,對於緩解上班族常見的頸、肩、腰、腿痛,以及頭痛、頭暈很有效果。

4、拉耳朵

摩擦完畢,該上下提拉耳朵了,用拇指、食指先向上提拉耳頂端10餘次,此法對情緒急躁或身有病痛的人有鎮靜、止痛、退熱、清腦的功效,四是捏耳垂。再用拇指、食指夾捏耳垂部向下再向外揪拉,並摩擦耳垂10餘次,可防治頭暈、眼花、近視、耳鳴、痤瘡、黃褐斑等症,是美容要法。

5、提捏耳垂

沒事的時候,可以用雙手提捏耳垂,直至耳垂發熱為宜。可輔助治療頭痛、頭昏、健忘、小兒發熱等問題;還有明目、美容、聰耳的功效,此外,還可預防感冒。

6、雙手掃耳

用雙手把耳朵由後面向前掃,這時就會聽到“嚷嚷”的聲音。每天堅持數次,每次20下,只要長期堅持。必能強身健體。

六、搓腰眼——用手掌在腰部上下來回搓100~200下

人的兩腎在腰部之內,因此經常搓腰可以健腎。腰部還有一個腰眼穴,位於腰部第三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處。中醫認為,腰眼穴為經外奇穴,居於帶脈(環繞腰部的經脈)之中,為腎臟所在部位。常搓此處,能溫煦腎陽、暢達氣血。

搓腰眼的方法

1、揉腰:兩手握拳,用拇指掌指關節緊按腰眼,作旋轉用力按揉30—50次,以腰酸脹為宜。

2、擦腰:兩手掌根緊按腰部,用力上下擦動,動作要快速有力,發熱為止。

3、點揉:雙手後背,以中指指腹著力,點按在脊柱的棘突,其餘手指著力於中指上下,以輔助點揉發力。雙手要儘量後背、上夠,凡是手能夠及的棘突和棘突下凹陷中的穴位,均應逐一點揉,直至陽關穴下(即第五腰椎棘突),反復30次左右。

4、捏拿腰部肌肉:用雙手拇指和食指同時捏拿脊柱兩側的骶棘肌。從上向下分別捏拿、提放腰部肌肉,直至骶部。如此自上而下捏拿4次。

5、抖動腰部肌肉:兩手掌根部按壓腰部,快速上下抖動15-20次。

6、叩擊腰骶部:雙手握空拳,以拳眼用力,有節奏地交替叩擊腰骶部,注意由腕部發力,力度輕一點,從上至下,反復叩擊15—30次。

常搓腰眼,還能防治濕氣引起的腰痛,可使局部皮膚裡豐富的毛細血管網擴張,促進血液迴圈,提高腰肌耐力。

俗稱鼻樑、山根。操作此法時,如果有戴眼鏡的人,先將眼鏡拿下,讓鼻根放輕鬆5秒,用拇指與食指輕輕捏起鼻根,會覺得鼻根有些酸脹,是很正常的,因為鼻根長時間被眼鏡壓迫,血循不暢所造成。再用食指快速來回擦鼻根,約20次,使鼻根略紅即可停止。

4、拿鼻翼

用拇指與食指,同時放在鼻翼兩側,輕輕拿起鼻翼然後放下,動作反復約20至50下。適合鼻部疾病,症狀不嚴重者,偶爾感到鼻塞或是鼻翼兩側上有毛細血管擴張,還有脾胃功能較差,食用較涼食物之後,如西瓜,容易腹瀉的人。鼻樑骨折、損傷,暫不宜。鼻孔之上稱方上,現稱鼻翼,中醫理論認為鼻翼與五臟六腑的關係是可以反應胃腸道的狀況,透過按摩此處,氣血運行通暢,以調整脾胃功能。

5、捏鼻孔

捏鼻孔,又可稱俯按山源(山源指鼻中隔部)。用食指放在鼻孔內,食指與拇指一起捏鼻孔,一捏一放,用力均勻,每分鐘約60次,至鼻有酸脹感為止。用食指、中指分別深入兩鼻孔,挾住鼻中隔輕輕柔捏。此法對過敏性鼻炎、鼻塞,能有不錯的效果。鼻樑骨折、損傷,暫不宜。

五、搓耳朵——手掌搓耳50下

經常搓耳朵不僅能減輕身體的不適症狀,還能緩解疲勞、振奮精神,使人達到神清氣爽的狀態。

搓耳朵的方法

1、搓外耳

用拇指和食指搓揉外耳,要搓揉到發紅發熱,直至出現火辣辣的感覺。在冬季如能經常搓揉外耳可以達到活血驅寒、防治感冒的目的。

2、摩擦耳廓

以掌心前後摩擦耳廓正反面10餘次,這樣可以對全身起到保健作用,能疏通經絡、振奮臟腑。

3、擦耳輪

用拇、食、指上下摩擦耳輪部10餘次,別看方法簡單,對於緩解上班族常見的頸、肩、腰、腿痛,以及頭痛、頭暈很有效果。

4、拉耳朵

摩擦完畢,該上下提拉耳朵了,用拇指、食指先向上提拉耳頂端10餘次,此法對情緒急躁或身有病痛的人有鎮靜、止痛、退熱、清腦的功效,四是捏耳垂。再用拇指、食指夾捏耳垂部向下再向外揪拉,並摩擦耳垂10餘次,可防治頭暈、眼花、近視、耳鳴、痤瘡、黃褐斑等症,是美容要法。

5、提捏耳垂

沒事的時候,可以用雙手提捏耳垂,直至耳垂發熱為宜。可輔助治療頭痛、頭昏、健忘、小兒發熱等問題;還有明目、美容、聰耳的功效,此外,還可預防感冒。

6、雙手掃耳

用雙手把耳朵由後面向前掃,這時就會聽到“嚷嚷”的聲音。每天堅持數次,每次20下,只要長期堅持。必能強身健體。

六、搓腰眼——用手掌在腰部上下來回搓100~200下

人的兩腎在腰部之內,因此經常搓腰可以健腎。腰部還有一個腰眼穴,位於腰部第三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處。中醫認為,腰眼穴為經外奇穴,居於帶脈(環繞腰部的經脈)之中,為腎臟所在部位。常搓此處,能溫煦腎陽、暢達氣血。

搓腰眼的方法

1、揉腰:兩手握拳,用拇指掌指關節緊按腰眼,作旋轉用力按揉30—50次,以腰酸脹為宜。

2、擦腰:兩手掌根緊按腰部,用力上下擦動,動作要快速有力,發熱為止。

3、點揉:雙手後背,以中指指腹著力,點按在脊柱的棘突,其餘手指著力於中指上下,以輔助點揉發力。雙手要儘量後背、上夠,凡是手能夠及的棘突和棘突下凹陷中的穴位,均應逐一點揉,直至陽關穴下(即第五腰椎棘突),反復30次左右。

4、捏拿腰部肌肉:用雙手拇指和食指同時捏拿脊柱兩側的骶棘肌。從上向下分別捏拿、提放腰部肌肉,直至骶部。如此自上而下捏拿4次。

5、抖動腰部肌肉:兩手掌根部按壓腰部,快速上下抖動15-20次。

6、叩擊腰骶部:雙手握空拳,以拳眼用力,有節奏地交替叩擊腰骶部,注意由腕部發力,力度輕一點,從上至下,反復叩擊15—30次。

常搓腰眼,還能防治濕氣引起的腰痛,可使局部皮膚裡豐富的毛細血管網擴張,促進血液迴圈,提高腰肌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