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病毒皰疹有怎樣的治療方法

相信大家都知道病毒皰疹, 這種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 會造成嚴重的影響。 身體健康是每個人奮鬥的資本, 身體的疾病需要每一個人正確的認識, 不能忽視它。 自己要有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 生命只有一次, 要不斷的保護它。 下面我們為大家介紹一下, 病毒皰疹的治療方法。

治療方法

對於病毒性皰疹的治療, 目前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 治療還不能徹底清除病毒, 阻止疾病的復發。 目前治療分一般性治療、抗病毒治療及中醫中藥治療, 這些治療都是必要的。 一般性治療事實上是對症治療, 而抗病毒治療是對因治療, 中醫中藥治療多通過辨證施治, 標本兼治, 有效地阻止復發。

⑴口服, 0.2g/次, 1次/4小時或1g/d, 分次給予。 療程據病情而定, 幾天到半年不等。 腎功能不全者酌減量。

⑵靜滴, 5mg/次, 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中, 滴注時間1小時, 每8小時1次, 連續7天, 12歲以下兒童一次按0.25g/m2用量給藥。

腎功能不全者減量;肌酐清除率每分鐘10~25ml/m2者減為每24小時1次;清除率每分鐘0~10ml/m2者減為2.5mg/kg, 每24小時給藥1次。

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靜滴給藥, 偶見藥疹、噁心、出汗、低血壓、血尿及肌酸酐水準上升, 停藥後恢復正常。 口服無明顯不良反應, 並用丙磺舒可使該品的排泄減慢, 半衰期延長, 體內藥物蓄積。

劑型與規格]片劑:0.2g/片, 0.4g/片。 膠囊劑:0.2g/粉。 粉針:(凍幹鈉鹽), 0.25g/支, 0.5g/支。 滴眼劑:0.1%, 8ml/瓶。

阿糖腺苷(Vidarabine)

作用與用途:進入人體後, 在細胞內磷酸化, 生成一、二、三、磷酸鹽, 繼而競爭性抑制病菌毒DNA聚合酶活性。

全內動態:靜滴後, 在體內迅速去氮成為阿拉伯糖次黃嘌呤, 並迅速進入一些組織中。 按10mg/kg劑量緩慢靜滴, 阿拉伯糖次黃嘌呤的血漿峰值為3~6ug/ml, 阿糖次苷為0.2~0.4ug/ml, 阿拉伯糖次黃嘌呤形式為主自尿排泄,

母體化合物只有1%~3%。 腎功能不全者, 阿拉伯糖次黃嘌呤在體內蓄積, 其血漿濃度可為正常人的幾倍。 阿拉伯糖次黃嘌呤的平均T1/2為3.3小時。

給藥方案:靜滴, 10~15mg/kg.d, 用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 稀釋成0.7mg/ml滴入, 8~12小時滴完, 療程5~15天。 帶狀皰疹:10mg/kg, 連用5日, 亦用葡萄溏注射液溶解。

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有胃腸系統反應和神經系統反應, 對肝腎功能有影響, 抑制骨髓且可致畸胎, 孕婦禁用, 突出的不良反應為肌痛, 噁心、嘔吐, 食欲不振, 無力、體重減輕、震顫。 別嘌呤醇有黃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 使用權阿拉伯糖次黃嘌呤的消除減慢而蓄積, 可致較嚴重的神經系統毒性反應。

劑型與規格:注射劑(粉針):0.2g/瓶, 0.5g/瓶, 1g/瓶。 注射液:1g:5ml。

常用藥物

單純皰疹

局部用藥

抗病毒劑:40%皰疹淨二甲亞碸溶液、阿昔洛韋、酞丁胺、皰立消等。

抗菌止癢劑:樟腦、龍膽紫、爐甘石洗劑等。 防感染藥抗生素類

內用

抗病毒劑:阿昔洛韋、阿糖胞苷、干擾素、干擾素誘導劑等。

免疫製劑:左旋咪唑、轉移因數等。

帶狀皰疹

全身用藥

止痛劑:顱痛定、安乃近、卡馬西平、阿米替林、多慮平、丙咪嗪、醯胺咪嗪、苯妥因鈉、賽庚定、泰爾登等。

抗病毒劑:嗎啉胍、阿糖胞苷、無環鳥苷等。

免疫製劑:轉移因數、胎盤球蛋白、丙球免疫血清等。

外用

止痛劑:1%達克羅寧、5%苯唑卡因、1%磷乙酸、皰立消等。

通過以上文章的介紹我們瞭解到了, 病毒皰疹的治療方法。 希望通過這些方法, 能夠讓患者早日康復。 健康的身體是實現自己夢想的最基本的條件,

當自己有病痛時, 不要選擇忽視, 要積極地配合治療。 希望患者能夠保持積極地, 愉快的心情。 堅持醫生的囑託。 祝福大家的病情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