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總是牙疼,吃東西還塞牙?那千萬要避免這 4 個習慣

人嘛, 總要等到失去以後才懂得珍惜。

比如大家總在牙疼得要命時, 才想起關心嘴裡的小夥伴和老夥計們。

更別提有多少人一吃飯就塞牙、一刷牙就出血,

但從來都不聞不問……

其實, 除了大家不愛看牙醫之外, 很多常見的習慣都會傷牙。 今天丁當請好朋友何醫生總結了幾個, 如果你中招了, 看完記得趕緊改!

● ● ●

傷牙習慣之一

吃完飯, 來根牙籤剔牙

牙縫變大, 吃東西老是塞牙, 於是, 一根牙籤就成了飯後必備道具。

其實叼根草還挺有型的, 牙籤就算了吧。

生活中常見的竹質牙籤, 質地過硬, 往往又太尖, 很容易戳傷牙齦, 導致牙齦沒必要的出血, 久而久之還容易導致牙齦退縮, 會讓牙縫顯得更大。

關鍵是牙籤挑出嵌塞的食物效率並不高,

尤其是細小的食物殘渣幾乎還都在牙縫裡悠然自得。

牙醫推薦使用牙線(或牙縫刷)來清理塞牙的食物殘渣。

特別是有些牙周病患者的牙縫很大, 還可以使用專門的「牙間刷」(又叫鄰間刷、牙縫刷)。

這些工具比起牙籤來, 不僅溫柔多了, 效率也高了不少, 真的是居家旅行必備!

● ● ●

傷牙習慣之二

一嗑瓜子就停不下來

我經常看到某些患者的門牙上有一道小槽, 一問, 發現十之八九有嗑瓜子的愛好。 (我們可以把這個叫做「瓜子牙」)

其實就像水滴石穿一樣, 門牙的表面(牙釉質)就是因為長期磨損, 才會漸漸出現 V 形凹槽。

儘管「瓜子牙」最常見的危害就是牙齒外觀上的缺陷, 畢竟一開口說話就露出「加 V」的門牙來, 可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更嚴重的是, 因為經常嗑瓜子還可能導致門牙的隱裂(細小的裂縫), 到時候牙齒遇到冷熱酸就痛, 更有可能不碰也痛(自發痛)。

所以, 吃瓜子還是用手剝吧, 這樣既不用放棄美食, 又不會嗑出「瓜子牙」, 還能放慢吃瓜子的速度, 比旁人少長一點肉呢,

一箭三雕!

● ● ●

傷牙習慣之三

不用起子, 非要用牙開瓶蓋

用牙充當開瓶器、核桃鉗的, 大有人在吧?

前者可以裝酷, 後者可以替代門來夾核桃。 (大概是因為門牙和門就差一個字吧……)

不過, 裝酷的代價可不小, 牙齒受到過大的力, 很可能發生折裂, 總有一天要一掰兩段,

一拍兩散, 一刀兩斷……

如果只是發生在牙齒表面的折裂, 導致牙本質暴露, 可能導致牙齒敏感、酸痛;

如果折裂發生的位置在牙冠接近牙根的位置, 折裂導致牙髓暴露, 這時候可就不是牙齒敏感那麼簡單了, 牙髓(牙神經)暴露後只有一種方法, 那就是根管治療, 也就是常說的「抽牙神經」;

如果牙折裂發生在牙根, 那麼很遺憾, 可能這個牙齒已經沒有保留的必要了, 就應該拔掉。

三種結局, 任君選擇, 總有一個適合……不, 痛死你。

● ● ●

傷牙習慣之四

叩齒

民間傳說「叩齒養生」, 事實上, 並沒有證據表明叩齒能讓牙齒更堅固。

牙齒作為最堅硬的組織, 一出生就承擔了咀嚼工作,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完全能讓一顆正常的牙齒出現磨損、消耗, 甚至是裂紋。

如果每天還要叩齒,豈不是增加了它更多的工作負擔?而長此以往,尤其是不知輕重地叩,只會讓牙齒更早地出問題。

因此,不建議用叩齒來保養牙齒,定期看牙醫才靠譜。

畢竟叩齒的功效並沒有被證實,反而有可能造成牙齒損害。

我們完全沒必要去冒這個險,對吧?

轉載請聯繫 doctor@dxy.com

甚至是裂紋。

如果每天還要叩齒,豈不是增加了它更多的工作負擔?而長此以往,尤其是不知輕重地叩,只會讓牙齒更早地出問題。

因此,不建議用叩齒來保養牙齒,定期看牙醫才靠譜。

畢竟叩齒的功效並沒有被證實,反而有可能造成牙齒損害。

我們完全沒必要去冒這個險,對吧?

轉載請聯繫 doctor@dx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