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賴床睡不著容易產生“垃圾睡眠”

“垃圾食品”早已家喻戶曉, 近些年還出現了“垃圾睡眠”。 “垃圾睡眠”的提法起源於2007年英國做的一項睡眠調查研究。 該研究針對1000例12~16歲青少年的睡眠習慣及睡眠時間進行調查, 結果發現30%的受訪者每天只睡4~7小時, 這遠低於該年齡段理想睡眠時間8~9小時, 而且孩子往往是在看電視或玩電子遊戲時入睡, 導致睡眠品質很差。 英國睡眠協會有學者指出, 這種沉迷於電子產品, 經常在睡房裡玩手機、聽音樂、打電腦和電子遊戲, 造成的睡眠時間不足和睡眠品質差, 稱之為“垃圾睡眠”, 它像“垃圾食品”一樣, 是一種青少年不健康的生活習慣。

另外, 晚上不睡、白天或雙休日補覺的行為, 無論從睡眠時間或睡眠品質上看, 都無法讓大腦獲得充分休息, 也屬於“垃圾睡眠”。

為了衡量睡眠品質好壞, 臨床引入了“睡眠效率”這個概念, 睡眠效率=實際睡眠時間÷臥床時間×100%。 “垃圾睡眠”由於看電視和玩遊戲延長了臥床時間, 縮短了實際睡眠時間, 更使就寢時間與睡眠相脫離, 即“躺在床上不一定要睡覺”, 睡眠效率自然就非常低。

目前臨床建議通過控制實際臥床時間來提高睡眠效率, 並使睡眠集中於一天中特定的時間段, 培養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 調整機體睡眠-覺醒的時間表, 把床(臥室)和就寢時間與睡眠聯繫在一起, 以建立持久的睡眠-覺醒時相。

具體措施包括:

1. 下午4時後儘量不飲茶、咖啡等, 少飲酒, 不抽煙。

2. 睡前避免高強度的鍛煉, 睡前可用熱水洗腳, 使軀體放鬆。

3. 睡前不要過饑過飽, 晚餐可吃一些易消化的粥類, 飲熱牛奶等。

4. 臥室需保持安靜, 光線和溫度適宜, 睡前不聽吵鬧音樂, 不在床上看電視、玩手機, 通過縮短入睡時間來提高睡眠效率。

5. 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睡前思想放鬆;早上按時起床, 不賴床, 減少不必要的臥床時間。

如果躺在床上長時間不能入睡, 也就是睡眠潛伏期長於30分鐘, 或是多次夜裡醒來, 且白天疲乏無力, 頭昏腦漲等情況經常發生, 需要及時去神經內科或睡眠專科就診, 通過多導睡眠圖結果來判斷是否患有失眠。

患上失眠更要堅持良好的睡眠習慣,

同時在醫生的合理指導下科學用藥。 這時不能只注意入睡快, 睡眠時間長, 應該關注改善睡眠品質, 改善“深”睡眠。 目前臨床研究顯示, 在“深”睡眠時大腦和軀體才能得到充分休息。 失眠患者要選用具有改善“深”睡眠的有效藥物。 同時注意服藥次日是否有藥物殘留效應, 是否容易出現頭昏腦漲、嗜睡而干擾白天的生活和工作、開車等, 這其實並沒有真正使大腦得到充分休息, 只是增加了“垃圾睡眠”的時間。

充足睡眠、均衡飲食和適當運動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三項健康標準。 “垃圾睡眠”大多是由於現代電子產品的氾濫和快節奏的生活壓力所導致。 因此, 回歸健康的生活方式, 遵循睡眠的自然規律是改善睡眠的有效途徑。

(管陽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