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白術的功效和作用大全

白術的功效:

健脾益氣, 燥濕利水, 止汗, 安胎。 用於脾虛食少, 腹脹泄瀉, 痰飲眩悸, 水腫, 自汗, 胎動不安。

作用:

1.與功效主治相關的藥理作用

白術具有健脾益氣, 燥濕利水, 止汗, 安胎的功效。 用於脾虛食少, 腹脹泄瀉, 痰飲眩悸, 水腫, 自汗, 胎動不安。 《醫學啟源》記載:“除濕益燥, 和中益氣, 溫中, 去脾胃中濕, 除胃熱, 強脾胃, 進飲食, 止渴, 安胎。 ”

【性味歸經】苦、甘, 溫。 歸脾、胃經。

【功能主治】健脾益氣, 燥濕利水, 止汗, 安胎。 用於脾虛食少, 腹脹泄瀉, 痰飲眩悸, 水腫, 自汗, 胎動不安。

藥效作用:

1.用於脾胃虛弱, 食少脹滿, 倦怠乏力, 泄瀉。 補脾胃可與黨參、甘草等配伍;消痞除脹可與枳殼等同用;健脾燥濕止瀉可與陳皮、茯苓等同用。

2.用於水濕停留、痰飲、水腫。 治寒飲可與茯苓、桂枝等配伍;治水腫常與茯苓皮、大腹皮等同用。

3.用於表虛自汗。 本品與黃芪、浮小麥等同用, 有固表止汗之功, 可治表虛自汗。

此外, 本品又可用于安胎, 治妊娠足腫、胎氣不安等症, 有內熱者, 可與黃芩等配伍;腰酸者可與杜仲、桑寄生等同用。

炮製方法:

白術 除去雜質, 洗淨, 潤透, 切厚片, 乾燥。

土白術 取白術片, 用伏龍肝細粉炒至表面掛有土色, 篩去多餘的土。

每100kg白術片 , 用伏龍肝細粉20kg。

炒白術 將蜜炙麩皮撒入熱鍋內, 待冒煙時加入白術片, 炒至焦黃色、逸出焦香氣, 取出, 篩去蜜炙麩皮。

每 100kg白術片, 用蜜炙麩皮10kg。

白術宜忌及注意事項

陰虛燥渴, 氣滯脹悶者忌服。

①《本草經集注》:"防風、地榆為之使。 "

②《藥品化義》:"凡鬱結氣滯, 脹悶積聚, 吼喘壅塞, 胃痛由火, 癰疽多膿, 黑瘦人氣實作脹, 皆宜忌用。 "

宜:脾胃氣虛, 不思飲食, 倦怠無力, 慢性腹瀉, 消化吸收功能低下者宜食;自汗易汗, 老小虛汗, 以及小兒流涎者宜食。

忌:胃脹腹脹, 氣滯飽悶者忌食。

【22個選方】

①治虛弱枯瘦, 食而不化:於術(酒浸, 九蒸九曬)一斤, 菟絲子(酒煮吐絲, 曬乾)一斤, 共為末, 蜜丸, 梧子大。 每服二、三錢。 (《綱目拾遺》)

②治脾虛脹滿:白術二兩, 橘皮四兩。 為末, 灑糊丸, 梧子大。 每食前木香湯送下三十丸。 (《全生指迷方》寬中丸)

③治痞, 消食強胃:枳實(麩炒黃色)一兩, 白術二兩。 上為極細末, 荷葉裹燒飯為丸, 如綠豆一倍大。

每服五十丸, 白湯下, 不拘時候, 量所傷多少, 加減服之。 (《蘭室秘藏》積術丸)

④服食滋補, 止久泄痢:上好白術十兩, 切片, 入瓦鍋內, 水淹過二寸, 文武火煎至一半, 傾汁入器內, 以渣再煎, 如此三次, 乃取前後汁同熬成膏, 入器中一夜, 傾去上面清水, 收之。 每服二、三匙, 蜜湯調下。 (《千金良方》白術膏)

⑤治脾虛泄瀉:白術一兩, 芍藥半兩(冬月不用芍藥, 加肉豆蔻, 泄者炒)。 上為末, 粥丸。 (《丹溪心法》白術丸)

⑥治小兒久患泄瀉, 脾虛不進飲食, 或食訖仍前瀉下, 米穀不化:白術一分(米泔浸一時, 切, 焙乾), 半夏一錢半(浸洗七次), 丁香半錢(炒)。 上為細末, 生薑自然汁糊丸, 黍米大。 每半歲兒三丸, 三五歲兒五、七丸, 淡生薑湯下, 早晚各一。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溫白丸)

⑦治濕瀉暑瀉:白術、車前子等分,

炒為末, 白湯下二、三錢。 (《簡便單方》)

⑧治腸風痔漏、脫肛瀉血、面色萎黃, 積年久不瘥:白術一斤(糯米泔浸三日, 細研銼, 炒焦為末), 幹地黃半斤(淨洗, 用碗盛於甑上蒸爛細研)。 上相和, 如硬, 滴酒少許, 眾手丸梧桐子大, 焙乾。 每服十五丸, 空心粥飲下, 加至二十丸。 (《普濟方》香術丸)

⑨治心下堅, 大如盤, 邊如旋盤, 水飲所作:枳實七枚, 白術二兩。 上二味, 以水五升, 煮取三升, 分溫三服, 腹中耍即當散也。 (《金匱要賂)枳術湯)

⑩治傷寒八九日, 風濕相搏, 身體疼煩, 不能自轉側, 不嘔不渴, 脈浮虛而澀, 大便堅, 小便自利者:白術二兩,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兩(炙), 生薑一兩半(切), 大棗六枚。 上五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去滓, 分溫三服, 一服覺身痹半日許,

再服。 三服都盡, 其人如冒狀, 勿怪, 即是術、附並走皮中, 逐水氣未得除故耳。 (《金匱要略》白術附子湯)

⑾治中濕, 口噤, 不知人:白術半兩, 酒三盞。 煎一盞, 頓服;不能飲酒, 以水代之。 日三, 夜一。 (《三因方》白術酒)

⑿治忽頭眩運, 經久不差, 四體漸羸, 食無味, 好食黃土:白術三斤, 曲三斤。 上二味攙篩酒和, 並手撚丸如梧子, 暴幹。 飲服二十枚, 日三。 忌桃、李、雀肉等。 (《外台》)

⒀治風虛, 頭重眩, 苦極, 不知食味。 暖肌, 補中, 益精氣:白術二兩,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兩(炙)。 上三味, 銼, 每五錢匕, 薑五片, 棗一枚, 水盞半, 煎七分, 去滓, 溫服。 (《近效方》術附湯)

⒁治自汗不止:白術末, 飲服方寸匕, 日二服。 (《千金方》)

⒂治盜汗:白術四兩, 分作四份, 一份用黃芪同炒, 一份用石斛同炒, 一份用牡蠣同炒,

一份用麩皮同炒。 上各微炒黃色, 去餘藥。 只用白術, 研細。 每服二錢, 粟米湯調下, 盡四兩。 (《丹溪心法》)

⒃治老小虛汗:白術五錢, 小麥一撮, 水煮幹, 去麥為末, 用黃芪湯下一錢。 (《全幼心鑒》)

⒄治產後嘔逆不食:白術五錢, 姜六錢。 水煎, 徐徐溫服。 (《婦人良方》)

⒅治婦人血虛肌熱, 或脾虛蒸熱, 或內熱寒熱:白術、白茯苓、白芍藥(炒)各一錢, 甘草(炒)五分, 薑、棗, 水煎。 (《婦人良方》乞力伽散)

⒆治三日瘧:九制於術一斤, 廣皮八兩。 熬膏, 用飴糖四兩收。 (《古今良方》)

(20)治牙齒逐日長, 漸漸脹, 開口難為飲食, 蓋髓溢所致:只服白術愈。 (《夏子益治奇疾方》)

(21)治兒童流涎:生白術搗碎, 加水和食糖, 放鍋上蒸汁, 分次口服, 每天用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