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小兒疝氣揉回去可靠嗎? 這幾種方法必備

一般來講, 小兒疝氣常常出現在出生後不久, 常見的症狀就是腹股溝部位有類似腫塊的物質。 有的中醫認為小兒疝氣是可以通過按摩等手法揉回去的, 這種說法到底靠不靠譜?其實, 按揉對於緩解小兒疝氣也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如果病情太嚴重還是要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小編這就來教大家一些簡單的按摩方法。

搗小天心5分鐘

位置:在掌根, 大小魚際交接之凹陷中。

操作:

1.用拇指甲掐揉之, 稱掐揉小天心。

2.搗小天心;用食指或中指微曲, 以指尖或指間關節搗之 作用:清熱, 鎮靜, 利尿, 明目。

主治:驚風抽搐、夜啼、目斜視、目赤痛、煩躁不安、小便赤澀、疹痘欲出不透等。

平肝2分鐘

手法:自指根推向指尖。 次數5-10分鐘

功效:清肺平肝

推補腎2分鐘

位置:小指末節羅紋面。

手法:推法, 以拇指側面或指肚, 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

操作:沿著小指從指根一直推到指尖, 推100~300次。

推補脾2分鐘

位置:拇指末節螺紋面。

手法:推法, 以拇指側面或指肚, 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

操作:將小兒拇指屈曲, 沿著拇指的側面從指間一直推到指根, 推100~300次。

揉外勞宮2分鐘

位置:在手背中央與內勞宮相對。

手法:揉法, 以手指指肚吸定於一定部位或穴位上, 做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

操作:用拇指揉, 稱揉外勞宮。 揉100~2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