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胃疼是因為什麼原因?是胃潰瘍還是十二指腸潰瘍

也有人患有消化性潰瘍但症狀不明顯, 直到健康檢查才發現胃壁上有許多小小的潰瘍痕跡, 這是因為每個人耐受度不同,

有人已到潰瘍卻沒感覺, 有的人痛到不行結果只是胃輕微發炎。 但若症狀嚴重卻置之不理, 可能出血至嚴重貧血昏倒、甚至穿孔導致腹膜炎, 需要緊急開刀保命, 不可輕忽。

常見5大發生原因

1、生活飲食習慣不良、三餐不定時定量、暴飲暴食。

2、容易緊張、生氣,

精神和生理壓力過大。

3、喜好攝取刺激性的食物:例如辣椒、咖哩、菸酒。

4、藥物的刺激:例如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阿斯匹靈、類固醇等。

5、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哪些人是高危險群?

1、不良的飲食習慣的人;抽煙喝酒的人;精神壓力過大的人。

2、長期服用傷胃的藥(例如痛風、關節炎患者)的人;曾經潰瘍者, 此病容易復發。

3大預防對策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2、紓解壓力、保持心情舒暢。

3、避免傷胃藥物和食物:例如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煙、酒。 已有嚴重胃部不適的慢性病患者, 可與醫師討論換藥;或是用藥時並用胃藥, 減少傷害。

藥物治療1~2月可使潰瘍癒合

一般而言, 消化性潰瘍可以藥物治療為主, 有5種治療藥物可運用。 經藥物治療1-2個月後, 可以使潰瘍部位癒合,

但如果不改善飲食和生活習慣, 很容易反覆發作, 如此可能使潰瘍疤痕增生, 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胃幽門出口狹窄阻塞, 使食物無法下達腸道。 避免消化性潰瘍上身或再復發的根本之道, 仍要從養成良好的日常飲食生活習慣做起。

濫吃胃藥, 小心骨松症、失智症報到

胃藥大多為鋁、鈣、鎂、鈉鹽類製劑, 不建議長期服用, 尤其洗腎病人更不建議。 過去有案例顯示, 長期吃胃藥可能容易導致骨質疏鬆症或老人失智症, 更多的病人是長期吃胃藥, 胃藥使胃內酸鹼值升高, 胃酸酸度變小, 反而造成腸胃細菌過度生長, 適得其反。

很多胃脹或胃病不適的人會就近在藥局買胃藥自行治療, 多半等到症狀嚴重、反覆發作、胃藥已經無效才就醫。

醫師提醒, 輕微胃炎或許吃吃制酸劑就會好, 但如果持續性腹痛、冒冷汗、甚至出血的症狀, 就應該盡速就醫。 類風濕性關節炎藥、阿斯匹靈、類固醇或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等藥品確實很傷胃, 非不得已必須使用時, 可以跟胃藥一起並服, 保護胃黏膜, 減少傷胃的副作用。 但若一般的病症, 醫生開藥時沒有開胃藥, 就不必主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