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怎樣對待動脈硬化性腦梗死(1)

? 動脈硬化性腦梗死是老年人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 約有60%的中風病是由此引起的。 本病是由於已有動脈粥樣硬化的腦動脈中形成了血栓, 使管腔變窄、閉塞, 引起急性腦缺血和局部腦組織壞死。 臨床上常表現為突然發生的半身癱瘓或半身感覺麻木。

動脈硬化性腦梗死的診斷, 對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 有腦動脈硬化和其他器官動脈硬化, 或有高血壓、糖尿病, 以往有過小中風發作史;本次如在安靜時發病, 常在晨起後發現症狀, 且常常在幾小時或較長時間內逐漸加重;大多數神志清楚, 而偏癱、失語較明顯;物理檢查腦脊液清晰,

壓力正常或稍偏高。 有上述症狀時應考慮到本病的可能。 必要時作腦血管造影和CT檢查, 有助於確診。

由於本病的根本病因是動脈粥樣硬化, 所以, 預防動脈硬化成為預防本病的重要環節。 平時應多吃蔬菜;忌食含膽固醇豐富的食品(如動物內臟、動物脂肪、蛋黃等);積極治療糖尿病、高血壓和適當選用降壓藥物, 但要防止血壓突然下降或低血壓過久。 對已有小中風發作的患者更應積極治療。

對於已發生腦血栓形成的病人, 可採用以下措施:

一是採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丹參注射液, 以降低血粘度, 改善血循環。

二是採用抗凝、溶栓藥物。 如阿斯匹林、潘生丁等, 有防止血栓形成作用, 尿激酶可溶解新近形成的血栓。

三是減輕腦水腫, 根據病情, 可選用20%甘露醇, 10%甘油或地塞米松等。

四是還要注意保持血壓穩定, 避免血壓過高或過低。 適當給以神經營養藥物, 如ATP、輔酶A、維生素B族、乙醯穀氨醯胺等。 加強護理, 防治併發症如肺炎、褥瘡等。 病情穩定後, 可加用針灸治療。

對於腦血栓後遺症長期臥床的患者, 家庭護理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注意保暖, 冷熱要適宜, 因為中風病人的抵抗力一般都很弱, 極易感染病邪引起併發症。

(2)宜側臥位, 以利痰液、唾液流出, 保持呼吸道通暢。

(3)勤翻身, 促進血液流通, 防止褥瘡發生。

(4)多活動, 恢復期病人要加強患側肢體的按摩和功能鍛煉。 腦血栓病人的搶救治療是否成功, 家庭護理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決不可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