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常唱搖籃曲:防產後抑鬱,寶寶不愛哭

准爸媽都希望未來的寶寶乖巧不愛哭, 怎麼才能實現?義大利米蘭大學研究人員說, 懷孕和生產後給寶寶唱搖籃曲或許有用。 美國《音樂療法雜誌》刊登一項新研究也發現, 媽媽給新生兒唱搖籃曲可增強母子關係, 預防產後抑鬱症。

唱搖籃曲可預防產後抑鬱。 美國邁阿密大學研究員莎朗·埃托伊爾博士及其研究小組對70名嬰兒及其母親進行了錄影觀察。 研究人員仔細分析了6種不同母嬰互動中雙方的反應情況。 六種親子互動分別是:母親唱一首指定歌曲、陌生人唱這首指定歌曲、母親唱自選歌曲、母親讀書、母親玩玩具以及母親與嬰兒一起聽錄音。

對比分析顯示, 在保持嬰兒注意力方面, 給嬰兒唱歌的效果與給嬰兒讀書或玩玩具一樣有效, 但唱搖籃曲給寶寶聽比母嬰一起聽音樂錄音更好。 進一步分析發現, 產後抑鬱症的母親在唱歌時可能缺乏敏感性和情緒表達。 然而, 當抑鬱產婦與嬰兒一起唱歌的時候, 會出現獨特的互動效果。 寶寶的注意力更強, 情緒更穩定。 這一過程也會喚醒抑鬱產婦的母愛, 更容易擺脫消極的抑鬱情緒, 增強為人父母的能力自信。

想寶寶不愛哭, 多唱搖籃曲吧。 義大利米蘭大學研究人員在《女性與生育》雜誌上發表文章說, 他們找來約170名孕婦, 隨機分成兩組:一組人孕期及產後都會給寶寶唱搖籃曲,

一組則不唱。 對比結果顯示, 唱歌組寶寶哭泣的時間約為18.5%, 而不唱歌組寶寶有近三成的時間在哭。 一般來說, 患腸絞痛會讓寶寶哭鬧不停, 但唱歌組寶寶即使患腸絞痛, 哭泣的時間也只有不唱歌組寶寶的四分之一。

研究人員在文章中寫道:“媽媽唱搖籃曲能讓母嬰關係更加親密。 另外, 這一行為還會對新生兒行為與母親壓力產生積極影響。 ”

埃托伊爾博士也表示, 世界各地的母親給孩子唱搖籃曲的方式極為相似, 嬰兒也非常喜歡母親給他們唱搖籃曲。 唱歌是否專業無關緊要, 關鍵是唱搖籃曲是一種完美雙贏的母嬰互動。 嬰兒可能會被母親個性化的節奏和音調吸引, 母親還應該注意唱歌時與寶寶保持目光接觸,

看著寶寶眼睛唱搖籃曲, 效果更好。 (胡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