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突發心肌梗塞 試著深呼吸然后用力咳

3月4日, 曾拍攝《老井》《人生》等經典影片的著名導演、張藝謀的恩師吳天明, 在家突發心肌梗塞, 未能及時搶救而離世。 事發前一天, 同樣的情況, 發生在內江一位8旬老人身上, 幸運的是, 在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和心內科的高效配合下, 老人成功脫險。

專家提醒, 急性心肌梗塞前或有預兆, 發病后也有一些急救技巧, 正確運用或許能挽救生命。

病例

8旬老人突發心梗

搶救及時轉危為安

3月3日, 吃過午飯后, 84歲的葛大爺突然出現胸悶、心悸, 家人立即撥打了120。

當天中午12時40分, 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李力和醫生彭賢格趕到了現場。

李力發現葛大爺意識模糊, 大動脈搏動極弱, 情況危急。 結合病史, 他考慮為心肌梗塞, 馬上為病人建立3條靜脈通道, 用于升心率、升血壓、活血, 待病人好轉后, 嚼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藥物。

20分鐘現場急救后, 葛大爺被送到醫院, 此時, 心內科主任劉全未以及醫護團隊已經做好手術準備, 及時為病人做了急診支架植入術, 下午兩點半, 病人血管開通, 癥狀消失, 心電活動明顯改善。

從急診科開始接診患者到成功的心臟手術使血管開通不到2小時。

現狀心梗患者在增加

過度勞累成主因

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劉全未介紹, 急性心肌梗塞是威脅老年人生命的一種常見病。 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

近年來, 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

常見的誘因包括過度勞累、激動、暴飲暴食、血壓、血脂及血糖等未得到有效控制、寒冷刺激、便秘等。

劉全未解釋說, 過重的體力勞動, 尤其是負重登樓, 過度體育活動, 連續緊張勞累等, 都可使心臟負擔加重, 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 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狀動脈已發生硬化、狹窄, 不能充分擴張而造成心肌缺血。

劇烈體力負荷也可誘發斑塊破裂, 導致急性心肌梗塞。

除此之外, 吸煙和大量飲酒可通過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誘發急性心肌梗塞。

預兆 拉肚子?無力?胸悶?

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的預兆

雖然心梗是突發疾病, 但也并不是毫無預兆。

“有人不是平白無故得心梗, 還是有一些感覺的, 極度疲勞、無力、胃腸道反應、不愛吃飯、胸悶, 相關癥狀往往出現數分鐘或者十余分鐘就會消失, 因而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劉全未說, 正是由于這種誤判, 給自己帶來了危險。

“胃腸道反應主要是指有些人會拉肚子, 但他們單純地認為是吃壞了東西, 所以沒有注意, 其實這有可能就是心梗的胃腸道反應。 ”還有些人在心梗的前幾個小時也會有一些不一樣的表現, 例如頭暈、乏力、心臟不適等, 但心臟還不疼。

“這種時候如果能警覺地意識到可能是心梗前兆, 能夠測測血壓和心率, 再做一次心電圖檢查, 可能就會發現異常, 比如血壓很低、心電圖出現缺血性改變或者較既往心電圖有變化,

當然如果能夠求助于相關專業的醫務人員則更可能被發現。 ”劉全未說。

急救

深呼吸之后用力咳

心梗急救不要隨便搬抬

如果懷疑家里人突發心梗怎么辦, 劉全未建議, 首先要及時撥打120。

在救援到來之前, 停止病人任何重體力活動, 平息激動的情緒, 可深呼吸然后用力咳嗽。 同時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 5分鐘后可重復, 在這樣的急救措施下, 部分病人可避免心梗致死。

有的家屬比較著急, 患者發病后, 急于將患者送往醫院。 他說, 這種方法并不可取, 慌亂搬動病人或攙扶病人勉強行走去醫院, 這樣會加重心臟負擔使心梗的范圍擴大。 因此, 要讓病人慢慢躺下休息, 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體位變動。

在等待期間,

如果病人已發生休克, 可讓病人平臥, 足部稍墊高, 去掉枕頭以改善大腦缺血狀況。 如病人已昏迷、心臟突然停止跳動, 家人可以立即采用拳擊心前區使之復跳的急救措施。 若無效, 則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摩和口對口人工呼吸, 直至救援到來, 還可以同時通過120與出診醫師取得聯系, 以便其指導搶救。

華西城市讀本實習黃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