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

2002年11月, 我國廣東省發現並報告首例非典型肺炎(atypicalpneumonia, AP), 這種不明原因的傳染性疾病迅速向北京、香港及其它地區傳播。 2003年3月12日, 世界衛生組織發佈全球警告認為同樣的疾病在香港和越南出現, 並根據其臨床症狀特點將這種具有極強的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命名為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

自此, 全世界共有26個國家(包括3個地區)報告臨床診斷病例8098例, 死亡774例, 全球平均病死率約為10%左右。 中國內地總發病人數5327例, 死亡349例。 2003年7月5日, 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宣佈, SARS的傳播途徑已基本明確。

在全球實驗室的合作努力下, 很快明確了引起該疾病的病原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SARS2CoV)。

同時, 類似SARS2CoV的病毒很快在中國南方的市場上的果子狸體內發現, 提示該病毒可能來源於果子狸或其他同類動物的體內, 人和動物可能是它的儲存宿主, 並存在季節性暴發流行的可能性, 同時提示SARS在下一個季節可能再度侵襲。 因此, WHO提出警告要求所有國家提高警惕, 預防SARS再度襲來, 並提高應對SARS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