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寶寶頻繁隔幾天就感冒

大家都知道小寶寶的身體發育還不夠完善, 對疾病的抵抗力也比較低, 會經常出現感冒發燒等一些疾病, 看到小寶寶承受疾病帶來的疼痛, 會讓寶媽的心裡也非常的難受。 如果想要小寶寶不出現經常感冒的現象, 就要在生活中給小寶寶增加營養, 帶小寶寶多運動, 提高小寶寶的免疫力。

多喝水多吃青菜水果

對於學齡前孩童來說, 均衡的飲食及攝取足夠的水份、維生素非常重要, 而食用蔬果就是孩童獲取上述營養素的不二法則。 最重要的是, 植物內所含的植物營養素, 又稱植化素(phytonutrient), 已被證實, 可在人體遭受感染時增加白血球的產生, 形成干擾素及抗體, 藉此破壞外來病原菌, 抵禦病菌的侵襲。 尤其是紅蘿蔔、橘子、草莓等富含維他命C及胡蘿蔔素等, 都是有助提升免疫力的蔬果, 是學齡前孩童應充分攝取的蔬果之一。

睡眠充足增加抵抗力

除了均衡飲食外, 睡眠充足與否, 對於發育中孩童的健康、生理狀態也非常重要。 睡眠不足不僅容易造成孩童出現注意力無法集中、記憶力不佳等問題, 更可能導致人體中, 對抗病原菌與腫瘤細胞的自然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製造不足, 使免疫力、抵抗力大幅下降, 增加病毒、細菌入侵的可能。

不過, 睡眠是否充足, 又該如何定義?不同的年齡層是否在時間上也有所差異呢?林恒圭醫師表示, 正常新生兒每天至少要睡18小時;1個月大的嬰兒約12-13小時, 學齡前小朋友則至少要睡足10小時, 至於6歲以上的孩童則應睡滿8小時左右。

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

目前的醫學研究已經證實, 適度的運動有助增加人體中自然殺手細胞的總量。 因此, 建議想要提升孩童免疫力, 父母一定要讓小孩多運動。 不過, 鼓勵小朋友運動最好的方式, 不是自己在家催促小朋友出去運動、玩耍, 而是因身體力行, 陪小朋友一起參加運動, 例如, 騎自行車、健行、球類運動等, 從小養成規律運動良好習慣非常重要。

勤洗手避免病原菌

事實上, 想要遠離病原、病菌的干擾, 勤洗手非常重要的關鍵, 也是孩童最容易執行的自我保護方式。 林恒圭醫師強調, 雖然洗手的方式, 無法直接提升免疫力, 但確實有助減少病原菌對免疫能力的影響。 建議家長應讓小朋友從小養成用餐前、擤完鼻涕、摸完寵物、從學校回家後, 用肥皂洗手的清潔觀念。

避免二手煙傷害免疫力

香菸中含有超過4000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而二手煙對小朋友的傷害, 也遠遠超乎你的想像!且小朋友的呼吸速率比成人來得快, 並且肺部、支氣管等器官, 對於毒物的清除能力也比不上大人。 因此, 二手煙對於小朋友的細胞傷害遠比成人來得嚴重, 並且對免疫系統有一定的傷害性。

哺育母乳有抗體刀

除了以上方式外, 哺育母乳也是提升寶貝免疫力的方法之一。 母乳中含有豐富的白血球及抗體, 有助保護嬰兒免于感染, 以及避免嬰兒猝死症候群的發病, 特別是, 嬰兒出生後頭幾天媽媽所分泌的初乳, 更是富含大量的抗體, 有助寶寶抵抗外在病菌的侵擾。

且根據臨床研究顯示, 母乳亦可提升腦力及避免第一型糖尿病與克隆式症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