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皮膚水泡的治療方法

在季節交替轉變時期是最容易患病的, 因為這個時候病毒也比較多, 加之氣溫變化大。 皮膚水泡這種疾病就經常是在季節轉變且人們沒注意的時候出現, 其實跟自身不注意保暖和提高免疫力有關。

1、一般治療

避免吃含碘劑、溴劑的藥物(如華素片)和食物(如紫菜、海帶), 宜無穀膠(麵筋)飲食。

2、全身治療

(1)氨苯碸 每日2次或3次口服, 可在1~3天之內緩解瘙癢等症狀。 若症狀無改善, 遵醫囑適當增加劑量。

(2)磺胺吡啶 無氨苯碸效果好。

接受氨苯碸和磺胺吡啶治療的皰疹樣皮炎病人, 在治療前和治療後的前4周, 每週要檢查血常規,

以後8周, 每2~3周檢查1次, 繼之每12~16周檢查1次, 因為隨時可能發生粒細胞缺乏症。 溶血性貧血和高鐵血紅蛋白血症是最常見的副反應。 這些副反應在遺傳性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的患者非常嚴重。 中樞神經系統或肝臟毒性反應罕見。 如果使用氨苯碸治療引起溶血, 明顯心肺功能障礙或周圍神經病變, 應考慮改用磺胺吡啶。 磺胺吡啶一般不會引起溶血。

某些皰疹樣皮炎患者通過嚴格而長期的(如6~12個月)無穀膠飲食, 不用或少用藥物治療也可控制病情。

3、局部治療

以止癢、消炎和預防繼發感染為主。

以上的幾個要點能夠幫助大家有效預防皮膚水泡的出現, 每一個病患可以牢記這些知識點, 在日常生活裡與病患一起加油,

爭取健健康康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