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三類人群不適宜吃固元膏

固元膏被人們當成是一種保健聖品, 體虛、貧血的人有事沒事都拿來吃一吃, 其實, 固元膏並不是人人都適合吃的, 吃不好會出現腹脹、胃口變差、大便粘稠活便秘等現象, 下面我們來看看不適宜吃固元膏的三類人群。

什麼是固元膏

固元膏原名胡桃阿膠膏, 是慈禧晚年非常喜歡的一道養生藥膳, 《清宮敘聞》有記載, “西太后愛食胡桃阿膠膏, 故老年皮膚滑膩”。 這個故事就記載在中國金盾出版社出版的《實用古代美容術》中。

“固元膏”這個名詞是馬悅淩在《不生病的智慧》一書中初次提到。 並且在以後她的另外兩本書《溫度決定生老病死》、《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醫生》中也多次提到,

隨著馬悅淩的走紅, 養生觀念的普及, 固元膏也紅遍大江南北, 成為補血養元的佳品。 固元膏補氣血的功效非常明顯, 適合血虛血少, 病後體弱, 年老體弱, 臉色發黃, 怕冷, 容易感冒咳嗽, 心煩失眠, 頭痛眩暈的人群。

我們來看看固元膏的組成分析:

阿膠半斤(冬天可用1斤), 黑芝麻1斤, 核桃仁1斤, 紅棗1斤半, 冰糖半斤。

阿膠、紅棗、冰糖 這三樣每一種都是滋膩之品。

從上面的組成來看, 固元膏是一種非常滋膩的食物, 這滋膩的食物並不是人人都能消化的了的, 下面介紹的三類人群就不適宜吃固元膏。

三類人不適宜吃固元膏

第一種:子宮寒的女性

如果本來小腹部就怕冷,

一來例假疼得就厲害, 痛經, 月經色偏暗, 有血塊, 腰部發酸, 發沉, 兩條腿特別涼, 尤其是雙腳發冷, 晚上鑽到被窩好久腳都是冰冷的, 去找中醫師看病, 往往都得到這樣的資訊:“肝腎虛, 血虛, 氣血不足”之類的結論。 看了“教母”的書之後, 認為自己非常需要補氣血, 就開始服用固元膏, 結果事與願違, 出現以下情況:“月經血塊增多(因為固元膏中的阿膠是滋膩固攝之品, 如果不配合活血溫陽的藥物, 就會導致氣血凝滯, 其他的紅棗, 冰糖, 黑芝麻, 核桃仁也都是滋膩補益之品, 更加加重了固元膏的滋膩礙滯之性, 子宮寒的女性服用之後, 會導致氣滯血瘀, 血塊增多), 痛經繼續, 甚至加重, 脘腹脹滿, 小肚子發脹, 乃至於鼻子出血(丹田寒凝,
虛火迫血妄行), 口幹, 手腳繼續寒涼……”, 所以, 子宮寒的女性不適合食用固元膏。

第二種:脾胃不好的人

脾胃不好的人, 本來脾胃就不足, 胃口就不好, 大便容易溏泄, 面色萎黃, 疲乏無力, 舌苔胖淡, 脈緩細弱。 盲目聽信固元膏可以補氣血, 誤服固元膏之後, 出現下列症狀:“胃口變得更差, 肚子發脹, 滿悶, 大便粘稠稀溏, 無精打采, 婦女月經血塊增多, 體質下降, 本來脾胃不好, 結果越吃越虛, 面色萎黃……”。

第三種:脾胃虛弱的小朋友

典型的脾胃不足的表現是:不愛吃飯, 不長胖, 不長個, 體質不好, 容易感冒, 小臉蠟黃, 鼻子周圍發青。 脾胃虛弱的孩子吃固元膏一月之後, 就會肚子發脹, 大便難排, 氣池部位發青, 容易感冒, 而且脾氣特別大(體內有濕熱的孩子容易這樣),

喜歡頂嘴, 吃飯照樣不好, 食欲也會更加變差。 這全是因為固元膏太滋膩, 不適合脾胃虛弱的人吃, 臟腑嬌嫩的小兒就更不適合了。

固元膏是好東西, 但畢竟不是食品, 保健品勉強說的過去, 因為其組成太過滋膩, 性偏的比較厲害, 一般人服用不多久就會出現胃口變差、肚子發脹、滿悶、大便粘稠稀溏等狀況, 所以, 好的保健品, 一定是要在正確的指導下用的, 這樣才會發揮其優勢, 而沒有副作用, 這就好像人參一樣, 用得對可以救人, 用的不對則“殺人無形”。

從上面的文章我們知道, 三類人群不適宜吃固元膏, 任何疾病都要對症治療, 在吃固元膏前最好還是先諮詢下醫師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