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赤小豆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

出自《名醫別錄》。

【拼音名】Chì Xiǎo Dòu Yè

【英文名】leaf of Rice Bean

【別名】赤小豆藿、小豆藿、小豆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赤小豆Vigna umbellata (Thunb.)Ohwi et Ohashi或赤豆Vigna angularis (Willd.)Owhwi et Ohashi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Vigna umbellata (Thunb.)Ohwi et Ohashi[Dolichos umbellatus Thunb.;phaseolus calcaratus Roxb.]2.Vigna angularis (Willd.)Owhwi et Ohashi [Dolichos angularis Willd.;Phaseolus (Willd.)W.F.Wight]

採收和儲藏:夏季採收, 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

1.赤小豆 一年生半攀援草本。 莖長可達1.8m, 密被倒毛。 三出複葉;葉柄長8-16cm;托葉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小葉3枚, 被針形、長圓狀披針形, 長6-10cm, 寬2-6cm, 先端漸尖, 基部闊三角形或近圓形, 全緣或具3淺裂, 兩面均無毛, 紙質;小葉具柄, 脈3出。 總狀花序腋生, 小花多枚, 花柄極短;小苞2枚, 披針狀線形, 長約5mm, 具毛;萼短鐘狀, 萼齒5;花冠蝶形, 黃色, 旗瓣腎形, 頂面中央微凹, 基部心形, 翼瓣斜卵形, 基部具漸狹的爪, 龍骨瓣狹長, 有角狀突起;雄蕊10, 二體, 花藥小;子房上位, 密被短硬毛, 花柱線形。 莢果線狀扁圓柱形。 種子6-10顆, 暗紫色, 長圓形, 兩端圓, 有直而凹陷的種臍。 花期5-8月, 果期8-9月。

2.赤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 高30-90cm。 莖上有白色長硬毛。

三出複葉;托葉披針形, 被白色長柔毛, 小托葉線形;葉柄長達20cm, 被疏長毛;頂生小葉卵形, 例生小葉斜方狀卵形, 長5-10cm, 寬3.5-7cm, 先端短尖或漸尖, 基部三角形或近圓形, 全緣或微3裂, 兩面被疏長毛;小葉柄很短;基出脈3條。 花2-6朵, 著生於腋生的總花梗頂部, 黃色;小苞片線形, 較萼長;萼鐘狀, 5齒裂, 萼齒三角形;旗瓣扁圓形或近腎形, 常稍歪斜, 頂端凹, 翼瓣寬於龍骨瓣, 具短爪及耳, 龍骨瓣上端彎曲近半卷, 其中一片在中下部有一角狀突起, 基部有爪;雄蕊10枚, 分成9與1二體;于房線形, 花柱彎曲, 近先端有毛。 莢果圓柱形稍扁, 成熟時種子間縊縮, 含種子6-10粒。 種子橢圓形, 兩端截形或圓形, 暗紅色, 種臍白色, 不凹。 花期7-8月, 果期8-9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栽培或野生。

資源分佈:1.分佈於浙江、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南方各地普遍栽培。

2.全國廣為栽培。

【性味】味甘;酸;澀;性平

【歸經】肝;腎;胃經

【功能主治】固腎縮尿;明目;止渴。 主小便頻數;肝熱目糊;心煩口渴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0-100g;或搗汁。

【各家論述】

1.《名醫別錄》:主止小便數, 去煩熱。

2.《日華子本草》:明目。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