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修正藥業官網被黑 皮革廢料變藥用膠囊

相信大家對修正藥業都比較熟悉, 尤其是它的廣告語:“堅持做良心藥、放心藥、管用的藥”, 這麼動情的話語, 聽起來很讓人舒心;但真是這樣嗎?近日修正藥業官網被黑引起了百姓的關注,

據監測發現修正藥業重金屬“鉻”超標數十倍, 這讓不少人大為震驚。

用皮革廠鞣制過的下腳料製作工業明膠, 再被製成藥用膠囊, 進入大小藥廠。 這種膠囊鉻超標最高達90倍。 長春海外、修正藥業、青海格拉丹東、四川蜀中製藥這些赫赫有名的藥廠, 竟然也使用工業明膠製作的膠囊。 昨日, 央視《每週品質報告》對此曝光。

昨日,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責成相關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開展監督檢查和產品檢驗, 並派員赴現場進行督查。 食藥監局發出緊急通知, 要求對媒體報導的13批次鉻超標產品暫停銷售和使用。 待監督檢查和產品檢驗結果明確後, 合格產品繼續銷售, 不合格產品依法處理。

對違反規定生產銷售使用藥用空心膠囊的企業, 將依法嚴肅查處。

調查:白袋子明膠暗中銷售

浙江省新昌縣儒嶴鎮是全國有名的膠囊之鄉, 當地有幾十家藥用膠囊生產企業, 年產膠囊一千億粒左右, 約占全國藥用膠囊產量的三分之一。 記者發現, 當地的膠囊出廠價差別很大, 同種型號的膠囊按一萬粒為單位, 價格高的賣到六七十元甚至上百元, 低的卻只要四五十元。

新昌縣卓康膠囊有限公司銷售經理王浩明透露, 他們廠生產的藥用膠囊主要供應東北、山西等地一些藥廠, 膠囊價格懸殊跟明膠原料有很大關係。

在原料庫房, 記者見到了每噸售價三萬多的明膠, 還有一種每噸兩萬多的明膠被藏在隱蔽的庫房防範檢查,

它們用白色編織袋包裝, 上面沒有廠名廠址任何產品標識。 兩種價格懸殊的明膠外觀非常相似, 都是呈淡黃色顆粒狀, 肉眼幾乎看不出有什麼差別。

記者調查發現, 在新昌縣做藥用膠囊的廠家圈內, 大量的白袋子明膠通過地下鏈條暗中銷售和使用已是公開的秘密。

一名曾在新昌華星膠丸廠承包膠囊生產線的負責人透露, 神秘的白袋子明膠大多來自河北、江西等地。 記者隨後來到河北省衡水市追查白袋子明膠的真相。

臭味碎皮成膠囊原料

衡水市阜城縣的河北學洋明膠蛋白廠是一家獲得食品添加劑產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 具備年產上千噸明膠的生產規模。 廠裡的一名經理介紹,

他們廠去年生產了一千多噸“白袋子”明膠, 大部分都賣給了浙江新昌地區的藥用膠囊廠。 這名經理說, 白袋子包裝的明膠之所以便宜, 是因為使用了一種價格低廉的“藍礬皮”做原料, 用這種“藍礬皮”加工的明膠業內俗稱“藍皮膠”。

在廠裡的空地上, 各種各樣的碎皮子像垃圾一樣堆成“小山”, 散發著刺鼻的臭味, 這種碎皮子正是“藍礬皮”, 業內俗稱“藍皮”。 它們其實是從皮革廠鞣制後的皮革上面剪裁下來的下腳料, 價格便宜, 每噸只要幾百元。 而按照《食用明膠》行業標準, 食用明膠應當使用動物的皮、骨等作為原料, 嚴禁使用制革廠鞣制後的任何工業廢料。

在河北學洋明膠廠, 記者目睹了整個加工過程。 原本又髒又臭的工業皮革廢料,

經過生石灰浸漬膨脹、工業強酸強鹼中和脫色、多次清洗等一系列工序處理後, 變得又白又嫩, 跟新鮮動物皮原料沒什麼兩樣。 在熬膠車間, 清洗後的皮子被放入直徑三四米的熬膠鍋裡熬成膠液。 熬出來的透明膠液, 再經過濃縮、凝膠、乾燥、粉碎等工序, 就搖身一變, 成了淡黃色的“藍皮膠”。

膠囊作為藥品輔料, 生產環境和加工過程必須衛生。 但是在浙江省新昌縣卓康、華星等膠囊廠, 記者卻看到了另外一幕:人員未經消毒, 便可隨意出入生產車間。 負責挑揀整理的工人直接用手接觸膠囊。 一些掉在地上的破損膠囊被掃起來, 連同切割下來的膠囊廢料一起回收使用。 由於這種明膠不衛生, 在溶膠調色的過程中還要加一種名叫“十二烷基硫酸鈉”的化學原料殺菌去汙。

最終工業明膠摻入膠囊廢料, 經過色素調色及化工原料清潔, 進行充分溶解, 就成了加工藥用膠囊的膠液。 膠液再經過半自動膠囊生產設備成型, 最後通過切割整理, 便加工成了五顏六色的藥用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