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竹葉石膏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竹葉石膏湯

【出 處】《傷寒論》

【分 類】清熱劑-清氣分熱

【組 成】竹葉(6克) 石膏(50克) 半夏(9克) 麥門冬(20克) 人參(6克) 粳米(10克) 甘草(6克)

【方 訣】仲景竹葉石膏湯, 嘔吐虛煩元氣傷, 參半麥冬甘草等, 生薑粳米水煎嘗。

【功 用】清熱生津, 益氣和胃

【主 治】傷寒、溫病、暑病餘熱未清, 氣津兩傷證。 身熱多汗, 心胸煩悶, 氣逆欲嘔, 口幹喜飲, 或虛煩不寐, 舌紅苔少, 脈虛數。 (本方常用於流腦後期、夏季熱、中暑等屬餘熱未清, 氣津兩傷者。 糖尿病的乾渴多飲屬胃熱陰傷者, 亦可應用。 )

【用 法】上七味, 以水一鬥, 煮取六升, 去滓, 內粳米, 煮米熟, 湯成去米, 溫服一升,

日三服。

【禁 忌】本方清涼質潤, 如內有痰濕, 或陽虛發熱, 均應忌用。

【方 論】

方中竹葉、石膏清熱除煩為君;人參、麥冬益氣養陰為臣;半夏降逆止嘔為佐;甘草、粳米調養胃氣為使。 諸藥合用, 使熱祛煩除, 氣複津生, 胃氣調和, 諸證自愈。

【方 解】

本方證乃熱病後期, 餘熱未清, 氣津兩傷, 胃氣不和所致。 熱病後期, 高熱雖除, 但餘熱留戀氣分, 故見身熱有汗不解、脈數;餘熱內擾, 故心胸煩悶;口幹, 舌紅少苔是陰傷之兆;氣短神疲, 脈虛是氣虛之征;胃失和降, 乃致氣逆欲嘔。 氣分餘熱宜清, 氣津兩傷宜補。 治當清熱生津, 益氣和胃。 方中竹葉配石膏清透氣分餘熱, 除煩止渴為君。 人參配麥冬補氣養陰生津為臣。 半夏降道和胃以止嘔逆為佐。 甘草、粳米和脾養胃以為使。

全方清熱與益氣養陰並用, 祛邪扶正兼顧, 清而不寒, 補而不滯, 為本方的配伍特點。 本方實為一首清補兩顧之劑, 使熱清煩除、氣津得複, 諸症自愈, 正如《醫宗金鑒》說:“以大寒之劑, 易為清補之方。 ”

本方由白虎湯化裁而來。 白虎湯證為熱盛而正不虛, 本證為熱勢已衰, 餘熱未盡而氣津兩傷。 熱既衰且胃氣不和, 故去苦寒質潤的知母, 加人參、麥冬益氣生津, 竹葉除煩, 半夏和胃。 其中半夏雖溫, 但配入清熱生津藥中, 則溫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 且有助於輸轉津液, 使參、麥補而不滯, 此善用半夏者也。

本方在《傷寒論》中治“傷寒解後, 虛瀛少氣, 氣逆欲吐”證。 在實際運用中, 凡熱病過程中見氣津已傷、身熱有汗不退、胃失和降等均可使用。

對於暑溫病發熱氣津已傷者, 尤為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