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帕金森病病人,練平衡,防跌倒

帕金森病病人, 練平衡, 防跌倒

方法1:減小支撐面的訓練

我們都知道支撐面越小越難保持穩定, 所以, 在訓練平衡能力時, 要逐漸減小支撐面, 讓病人在更小的支撐面上保持平衡, 從而提高他獨自控制重心穩定的能力。

訓練師, 讓病人獨自站立, 並逐漸減小雙足之間的距離, 由分足站立過濾到並足站立, 再到腳尖對腳跟的前後站立, 最後是單足站立。 訓練時, 要求病人靠近穩固的桌抑或牆壁, 以便在不穩時可以扶持。

臨床中我們觀察到, 能單足站立15秒的病人, 進行步態訓練時進步很快, 能夠有效改善“慌張步態”的前沖行為。

所以, 單足站立常作為步態訓練的前期練習, 由單足站立開始的步態訓練, 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方法2:改變支撐面硬度

病人在地面上能夠很好地完成單足站立後, 可以將方法1中的訓練過程由床上重新開始, 再過渡到沙發或枕頭上, 即製成面由硬質漸向軟質發展。 這個過程可以強化病人本體感覺輸入和肢體調整, 有利於提高病人本體感覺對平衡的維持作用。 但在訓練過程中, 一定要有看護人員做好保護工作, 而且病人旁邊要有牢固的可扶持設施, 嚴防跌倒。

方法3:由睜眼到閉眼的訓練

日常生活中, 在光亮的地方行走容易保持平衡, 但到了黑暗的地方, 卻常有“深一腳, 淺一腳”的感覺。

這是因為在黑暗中, 視覺對平衡的貢獻被減弱了。 所以, 進行平衡訓練時, 我們可以有意識的排除視覺糾正。 讓病人閉目站立, 並視其平衡能力逐漸改變支撐面的大小和硬度, 可是軀體自身調節平衡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強化。

方法4:動態平衡練習

上面介紹的幾種方法都是在靜態下完成的, 在靜態練習已經獲得比較好的平衡能力後, 可以開始動態練習。 讓病人面對牆壁站立, 向前伸直手臂, 使之與牆壁相舉例10釐米遠, 痛過自身重心的前移而使指尖觸及牆壁, 然後還原, 重新再來。 如果病人能夠輕易完成, 就讓他想後退, 增加與牆壁的距離, 再完成上述動作。

這個訓練還可以改為側對牆站立, 將朝牆的手臂側平舉去接觸牆壁,

從而進行左右向的重心轉移訓練。 同樣, 是病人完成動作的難易程度, 調整站立位與牆之間的距離。

方法5:平衡反應訓練

病人站在前方, 訓練者站其背後, 雙手向前推病人背部, 或向後拉病人雙肩, 要求病人在感受到外力後, 向力作用的方向邁一大步。 每個方向反復訓練, 以便病人形成平衡反應的條件反射。 這樣, 當病人受到外力碰撞或坐車遇到突然刹車時, 可以反射性地形成邁步反應以達到平衡, 避免跌倒。 當然, 這個訓練也適用于左右向的平衡反應練習:訓練者站立于病人一側, 以手推病人肩臂部, 病人向力作用的方向跨步, 完成訓練。

另外, 臥位、坐位及站立位的柔韌性訓練和關節活動度練習, 都有利於提高病人的軀幹和肢體的柔韌性,

對改善病人的平衡功能有促進作用, 故可將多種訓練穿插進行。

以上方法簡便易行, 可在家人的保護和監督下, 於家中完成。 但我們更建議病人到專業的康復訓練機構, 有專業人員根據病人的功能障礙程度和體能情況, 安排適宜的訓練方式和強度, 在病人可以配合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