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夏天發燒要不要蓋被子

關於發燒時到底要不要蓋被子, 或者要不要比平時多穿衣服, 這個問題似乎一直都是爭議的話題。 認為要蓋被子的人都是認為發燒時身體感覺寒冷, 此時更應該保暖, 而認為不應該蓋被子的人認為蓋被子不利於散熱, 可能導致病情加重。 那麼夏天發燒到底要不要蓋被子呢?

1、夏天發燒要蓋被子嗎

人體出汗本身就是一個散熱的過程。 因此,如果在發燒的時候蓋上棉被捂汗,出不出汗都很受傷。 如果不出汗,體溫會被“捂”得越來越高,體溫的攀升會給心臟等器官造成極大負擔,嚴重的甚至會危及生命。 如果捂出了汗,大量汗液的蒸發會帶走體內的水分和無機鹽,導致體力虛弱,出現虛脫。

發燒不能“捂”,“散熱”才是根本之道。 當體溫在38.5℃之下時,可以用溫水擦浴等物理方式來降溫,同時讓少量多次地喝些熱水,幫助身體散熱。 在補水和物理降溫雙管齊下的同時,遵醫囑適當使用退熱藥物,達到降溫的目的。

2、發燒是什麼

醫學術語,又稱發燒。 由於致熱原的作用使體溫調定點上移而引起的調節性體溫升高(超過0.5℃),稱為發熱。 每個人的正常體溫略有不同,而且受許多因素(時間、季節、環境、月經等)的影響。

因此判定是否發熱,最好是和自己平時同樣條件下的體溫相比較。 如不知自己原來的體溫,則腋窩體溫(檢測10分鐘)超過37.4℃可定為發熱。

3、發燒如何護理?

要讓病人臥床休息,以減少病人體力的消耗。 體溫過高時(39℃以上)應該退燒。 用冷毛巾敷於額部或用冷水袋置於後頸部;用溫水擦腋窩、脖子、大腿根部。 在醫生指導下用退燒藥。 1小時後測量體溫,並把體溫變化情況記錄下來,供醫生參考。 對年老體弱的病人,不能驟然退燒,以防虛脫。 若遇滿頭大汗、手腳冰涼、脈搏細弱、呼吸急促者應立即報告醫生。

發燒病人,肌體代謝增加,糖、脂肪、蛋白質分解代謝增高,熱量消耗增大,水分脫失多,因此,要及時給發燒病人補充營養,如稀飯、麵條等清淡食物。 要鼓勵病人多喝水,既可有助於退燒,又可利於體內代謝產物和毒素的排泄。 大量出汗的病人,還應補充些含鹽飲料,以防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