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藿香正氣水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藿香正氣水”在《中國藥典》

【出 處】《中國藥典》

【處 方】蒼術160g 陳皮160g 厚朴(薑制)160g 白芷240g 茯苓240g 大腹皮240g 生半夏160g 甘草浸膏20g 廣藿香油1.6ml 紫蘇葉油0.8ml

【功能主冶】解表祛暑, 化濕和中。 用於外感風寒, 內傷濕滯, 夏傷暑濕, 頭痛昏重, 脘腹脹痛, 嘔吐泄瀉;胃腸型感冒。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5~10ml, 一日2次, 用時搖勻。

【炮 制】以上十味, 蒼術、陳皮、厚朴、白芷分別照流浸膏劑與浸膏劑項下的滲漉法(附錄ⅠO), 用60%乙醇作溶劑, 浸漬24小時後進行滲漉, 前三種各收集初漉液400ml, 後一種收集初漉液500ml, 備用, 繼續滲漉, 收集續漉液, 濃縮後併入初漉液中。 茯苓加水煮沸後,

80℃溫浸二次, 第一次3小時, 第二次2小時, 取汁;生半夏用冷水浸泡, 每8小時換水一次, 泡至透心後, 另加乾薑13.5g, 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3小時, 第二次2小時;大腹皮加水煎煮3小時, 甘草浸膏打碎後水煮化開;合併上述水煎液, 濾過, 濾液濃縮至適量。 廣藿香油、紫蘇葉油用乙醇適量溶解。 合併以上溶液, 混勻, 用乙醇與水適量調整乙醇含量, 並使全量成2050ml, 靜置, 濾過, 灌裝, 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