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新生兒臉色發黃原因

寶寶出生本來是家庭的一件大喜事, 隨著寶寶的誕生我們會開始擔心寶寶的身體健康。 有些家庭的寶寶出生後會有一種臉色發黃的症狀, 可能父母對寶寶臉色發黃的原因也並不瞭解, 今天就來探索探索新生兒臉色發黃的原因。

寶寶出生後, 原本白裡透紅的膚色可能在新生兒期的某天變黃, 這就是新生兒黃疸。 它是由於體內膽紅素累積引起的。 正常情況下, 因為新生兒出生後建立呼吸, 血氧濃度提高, 過多的紅細胞就被破壞, 加上新生兒肝臟不成熟, 容易導致膽紅素濃度增高, 這就是生理性黃疸。 它一般發生在足月新生兒出生後的2~14天左右, 早產兒可延長至生後21天。 但在有些病理情況下, 也會出現黃疸, 即病理性黃疸。

常見的病理性黃疸有以下幾種:

1、新生兒溶血病, 它是因為母子血型不合所致;

2、各種病原微生物感染, 如巨細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等;

3、先天性膽道閉鎖也導致膽紅素排泄障礙(阻塞性黃疸)。

此外, 因為母乳中含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 它能導致膽紅素的腸—肝迴圈增加, 所以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可因這種原因出現黃疸, 稱為母乳性黃疸。

新生兒溶血病、感染等所致的黃疸中黃疸程度重者, 臨床表現為嗜睡、驚厥等, 可遺留永久性神經系統後遺症。 因此, 當您的寶寶出現黃疸時, 建議找醫生查明原因, 以免延誤病情給寶寶留下終身的遺憾。

寶寶的健康是父母們最關心的, 最看重的, 當發現寶寶出生後臉色發黃, 父母們也不要過度驚慌害怕, 要細心觀察寶寶的身體狀況, 也可以及時向醫生求助, 尋求原因。 如若真是因為疾病所導致,

那應及時帶寶寶就診, 確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