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警惕牙周病的“蝴蝶效應”

“最近上火,嘴裡老有一股味兒。”“腸胃不好就會有口臭,真怕熏著別人。”……別再為口臭找藉口了,大部分口臭都是口腔問題引起的。

資料顯示,引發口腔異味的問題很多,像腎病、肝病、糖尿病、消化不良等疾病都可以導致口臭,但大部分還是口腔本身疾患引起的,比如牙齒間有食物殘渣、蛀牙、牙齦炎、牙周病等都可能引起口腔異味等。

口腔從來都不能和全身分開,所有的食物都經由口腔進入消化道;口腔黏膜中的血液也能夠進入全身血液迴圈;近年來許多研究都揭示了口腔疾病,特別是牙周病對全身的影響,也有越來越多的內科醫生在治療某些全身疾病時會關注患者的口腔問題。

口腔問題影響全身健康

相關資料顯示,牙周炎患者發生冠心病的幾率為牙周正常者的1.5倍,發生中風的幾率則是牙周正常者的2.1倍;患嚴重牙周炎的孕婦發生早產低體重兒的幾率是牙周健康孕婦的7.5倍;口腔衛生差者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是口腔衛生良好者的1.3倍;同時由於齲病或牙周病造成的牙齒缺失,由於咀嚼功能下降,也會直接引起消化不良,還會影響老年人的壽命。可以說,牙周病的存在,很可能在全身引發多種“蝴蝶效應”。

“口腔健康對全身健康越來越不容忽視。”在第26屆全國愛牙日宣傳活動中,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孔靈芝理事長進一步強調,口腔疾病如齲病、牙周病等會破壞牙齒硬組織和牙齒周圍支援組織,除了影響咀嚼、說話等功能和美觀外,還會導致社會交往困難和心理障礙。口腔炎症,尤其是牙周炎等可導致或加劇某些全身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危害全身健康,影響生命品質。

糖尿病人口腔病危害大

研究表明,全身狀況對口腔情況的影響並非是單向的,其中以牙周炎與糖尿病的雙向關係尤其受到關注。“糖尿病對牙周炎會造成進一步的危害,牙周炎也會影響糖尿病的控制效果。” 內分泌學者提示:糖尿病對牙周炎的影響是由於病人的免疫防禦功能減弱,導致牙周炎易感性升高以及病情加重。高血糖環境可刺激大量炎症介質分泌,促發過度炎症反應,從而引起牙周組織破壞。研究顯示,Ⅱ型糖尿病病人牙周炎呈高發趨勢。並且,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水準與牙周炎嚴重程度呈正相關,糖尿病患病持續時間長則牙周炎重。

而牙周炎控制情況也會影響糖尿病控制情況。研究顯示,輕度牙周炎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情況比重度牙周炎糖尿病人好6倍左右。重度牙周炎相比輕度牙周炎,會更加增多糖尿病大小血管病變的發生率,其中包括有蛋白尿,大量心血管併發症如中風、短暫性缺血發作、心絞痛、心肌炎、心衰,還有間歇性跛行等。

中華口腔醫學會預防口腔專委會馮希平教授呼籲,在臨床工作中,不論內科醫生還是口腔科醫生都應對患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給予足夠重視,在控制糖尿病的同時須考慮控制牙周感染,反之,糖尿病的治療也是取得有效牙周炎治療效果的重要前提。

心腦血管病與“炎症”有關

儘管機制還不十分明確,醫生已經發現牙周病和心臟病常緊密相關,心臟病患者的牙周病患病率高達91%,而一般人群中患牙周病的為66%,二者還有共同的危險因素:吸煙、不健康的飲食、肥胖。現代研究發現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與“炎症”有關,而牙周疾病使得牙周組織成為慢性感染病灶,其炎症物質以及細菌產生的毒素侵入血液,進入全身,可引起血管和血液一系列改變,促進血栓產生,增加心肌梗塞的發生幾率。如果是腦血管發生病變,則會引起腦卒中,因此,牙周炎患者主動進行治療,及時採取相應措施,不僅能使口腔受益,更能預防心臟病,防止中風,降低死亡幾率。

增加胃腸道負擔

幽門螺桿菌(Hp)感染是胃炎、胃潰瘍及胃癌的關鍵因素,而牙周病灶,隨著唾液或食物進入胃裡並成為病原。有研究顯示,針對幽門螺桿菌的全身治療藥物更多地表現在對胃部Hp的根除,而對口腔牙菌斑中的Hp幾乎沒有什麼作用,這提示牙菌斑中的Hp還可能是胃部Hp再感染的來源。如果不進行牙周治療,胃部Hp感染也無法得到控制。

此外,牙齒的鬆動和缺失會影響咀嚼效率,牙齒剩餘不多的老人不能充分咀嚼,導致只能囫圇吞棗,長此以往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引起消化不良;或只能吃軟的食物,造成偏食和營養不良。

還有一些研究發現,治療牙周病能減少風濕性關節炎帶來的疼痛,身體脂肪含量高的人牙周病的進程更快,以及患有嚴重牙周病的人群患慢性腎病的也較多。

清潔牙齒要及時

牙細菌要演變成嚴重牙周病,需要好幾年時間,若在這過程中把牙齒清理乾淨,可以阻止牙周病的發生。因此,建議每半年洗一次牙結石。

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的一項口腔健康網路調查顯示,雖然72%的參與者表示關注牙齒健康,但在約2萬名參與者中,能夠在半年或者1年潔1次牙的比例不足10%,約49.6%的受訪者“從來不洗牙”。超過50%的受訪者“牙齒出現問題才就醫”,將近三成的受訪者“從來不去看牙醫”,按照口腔醫師所推薦的“半年至一年洗1次牙”的受訪者僅有不足一成。

馮希平教授表示,公眾應對口腔治療有更深入的瞭解,提高口腔保健知識,減少被動就醫的情況出現。

健康小貼士

牙周炎的保健護理

漱:將留在口中及牙齒上的殘留物漱掉,可用2%—5%食鹽水。

嗑:上下嗑叩牙齒10—15次,以運動牙根部,起到固齒作用。長期堅持,能使牙周病得到控制,未患病的牙齒得到保護。

趕:每次就餐後,刷牙之前,把洗淨的食指伸進口腔,順牙的方向把積存在牙周圍的殘留物“趕”出來,還起到按摩牙床的作用。

按:經過上面幾步驟後,在用食、拇指輕輕按摩牙齦10—15次,從上到下逐個按摩,以改善病變組織的血液迴圈,有利於炎症的迅速消除。

提:經過推趕後,再用牙刷順牙齒方向從牙縫中刷去剩餘的殘渣。(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