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蒼術巧治夜盲症的中醫方法

中藥蒼術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蒼術、北蒼術的根莖, 該藥性溫, 味辛, 入脾、胃經, 具有燥濕健脾、祛風除濕的功效, 在中藥裡屬於祛濕類藥物。

傳統上多用於治療濕阻中焦、風濕痹痛等病症, 對脘腹脹悶、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等均有較好的療效。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 蒼術的化學成分含有以蒼術醇和蒼術酮為主的揮發油、胡蘿蔔素、維生素B, 等。 蒼術中富含的胡蘿蔔素, 在人體腸內經膽汁酸鹽的幫助, 可轉化為維生素A, 據此將其應用於治療由於缺乏維生素A 而導致的夜盲症, 效果頗佳。

方法:

取蒼術500克, 放置沙鍋內加水慢火煎濃汁, 將藥汁濾出後, 再加水煎煮取汁, 一直煎至藥渣無味時, 可棄去藥渣, 將幾次所煎藥汁並在一鍋內, 再用慢火煎熬, 使水分蒸發一部分, 濃縮成薄膏狀, 再加入蜂蜜、200克, 和勻即成。 每日早晚空腹以溫開水調服1湯匙, 一般服 2~3周即可見效。 亦可用蒼術30克, 石決明、夜明砂各15克, 水約500毫升, 煎成200毫升, 分早、晚煮豬肝約50克服食, 每週3~4次, 一般服用 1~2周即可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