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鼻息肉

概述
鼻息肉(nasal polypus)是常見疾病, 多見於成年人, 好發於中鼻甲游離緣、篩竇、篩泡、篩骨鉤突、半月裂孔及上頜竇口等處。

病因
由鼻部粘膜長期水腫所致, 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以變態反應和慢性炎症為主要原因。
開始為局部粘膜水腫、半透明隆起、無蒂, 此時稱息肉樣變性。 病變繼續發展, 因水腫組織的重力作用, 逐漸下垂而形成有蒂的息肉。 鼻息肉可分為水腫型(粘液型)、血管型(出血型)、纖維型、囊腫型等數種, 一般常見者為水腫型或混合出現。

症狀
以進行性鼻塞為主, 隨息肉緩慢長大, 逐漸成為持續性鼻塞。

常伴有鼻竇炎, 使鼻涕增多。 可有嗅覺障礙及頭痛等症狀。 可單發或多發, 單側或雙側, 多數為多發性及雙側性。 息肉生長過大時, 外鼻可發生畸形, 鼻樑變寬而膨大形成“蛙鼻”。 懸垂于後鼻孔的單發性息肉, 稱後鼻孔息肉(choanal polyp)。 併發症常伴有鼻竇炎, 使鼻涕增多。

檢查
前鼻鏡檢查可見鼻腔內有一個或多個表面光滑呈灰白色或淡紅色、半透明的新生物, 如新鮮荔枝狀或去皮葡萄狀或呈儲水橡皮袋狀。 觸診時柔軟, 可移動, 不易出血, 不感疼痛, 根據上述典型發現, 診斷較易。 後鼻孔息肉有時通過前鼻孔不易看到, 檢查時須先將鼻粘膜加以收縮, 並行後鼻鏡檢查。 鼻內窺鏡檢查及X線鼻竇攝片, 可明確病變的部位和範圍。

治療
主要為手術切除,

並給予病因治療。 對反復復發者可考慮行篩竇開放或根治術。 術後可給予抗組織胺及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以防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