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寶寶發燒不同情況不同處理 勿濫用抗生素

受訪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教授 陳德暉

文/ 謝哲 通訊員 韓文青

季節轉換, 孩子們感冒發燒的情況明顯增多。 寶寶發熱, 往往讓家長慌了手腳, 有的急忙給寶寶吃退燒藥, 有的趕緊帶著寶寶到醫院急診。 專家認為, 不同情況可以有不同的處理, 亂用藥和頻繁跑醫院都是不可取的, 家長最重要的是仔細觀察孩子的情況, 做出相對應的應對和護理。

38.5℃以下, 利用物理降溫

孩子發燒, 家長第一反應就是要把寶寶的體溫降下來。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教授陳德暉表示, 發熱其實是孩子體內一種保護性的本能反應,

當病原體入侵時, 機體會啟動一系列防禦機制來抵禦這些外來侵入物, 發熱就是機體防禦功能啟動的信號之一。 同時, 發熱也是孩子的機體免疫系統建立的過程。 因此, 並不建議孩子一發燒不論體溫高低就馬上吃退熱藥把溫度降下來。 盲目使用退燒藥還可能會掩蓋病情, 干擾診斷。

一般來說, 低燒的孩子如果精神尚好, 吃喝玩樂表現得與平常差別不大, 則可給予大量喝水, 松解厚重衣服, 仔細觀察即可, 無需過度擔心而太過積極地採取退熱措施。 如果孩子精神萎靡、食欲不佳, 證明孩子的狀態不好, 可能還存在其他問題, 建議加強觀察, 必要時到醫院就診。 如果出現異常症狀, 如劇烈咳嗽、氣促等,

或是新生兒, 即使體溫沒超過38℃, 也建議儘快就醫檢查。

陳德暉建議, 判斷孩子是否有發熱, 最好用溫度計測量體溫, 或用手觸摸小孩的額頭、身體、手心, 感覺體溫是否比平常高。 如果腋溫在38.5℃以下, 也有頻繁嘔吐、精神差等症狀時不必急著到醫院就診。 此時多休息和多喝水有助於孩子疾病的恢復, 同時家長可以利用物理降溫的方式讓孩子舒服些, 如溫水擦浴或使用退熱貼, 但並不建議用酒精擦拭的方法, 因為小嬰兒皮膚柔嫩, 血管豐富, 易造成酒精中毒。 對於有熱性驚厥史者, 可在38℃時口服退熱藥, 減少再發驚厥的機會。

38.5℃以上, 合理選用退燒藥

38.1℃-39℃屬於中度發熱, 39.1℃-40.4℃則屬於高熱, 超過40.5℃屬於超高熱。 一般來說, 孩子腋溫達到38.5℃以上,

可選用緊急退燒藥。 陳德暉表示, 持續高熱或超高熱, 常提示機體炎症反應較激烈, 且由於小孩年齡小, 體溫中樞調節不成熟, 易出現併發症, 如熱性驚厥, 也可能提示感染較重, 可向下蔓延, 引起氣管炎、肺炎、敗血症等。 如果反復多次抽搐且持續時間長者, 可能造成腦損傷, 因此應引起家長注意。 孩子持續高熱或者用藥後反復高熱則要儘快到醫院檢查明確發熱病因, 以針對性治療。

還有一種情形, 就是孩子雖在發熱但手腳發涼, 並畏寒(全身冰凍)等, 這表示孩子的血液迴圈不好, 很有可能高燒的前兆, 應引起足夠重視。 尤其不要因為孩子四肢冷就包裹得嚴嚴實實, 這樣有可能適得其反。

對症治療, 勿濫用抗生素

孩子發燒最常見的原因是感染, 以細菌和病毒最為常見, 但對於這兩種原因引起的發熱, 處理方法截然不同。 對於病毒感染目前還沒有特效藥物, 正常來說3-5天就可以恢復。 抗生素對病毒感染不起作用, 反而還會損害機體的正常菌群。 但如果是細菌感染引起的發熱, 選擇合適的抗生素治療效果會很好。 因此, 孩子發熱時應該檢查清楚, 再對症治療。

春季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炎、鼻竇炎、咽炎等)90%是病毒引起的。 家長可以加強觀察來判斷及護理, 比如孩子訴咽痛、不願意喝水, 常見於扁桃體炎、咽炎等。 大量喝水有助於減少口咽部的病原體, 減輕症狀, 因此家長要儘量想辦法讓孩子多喝水。 如果需要, 則在醫生指導下給孩子使用退熱藥,

以緩解症狀。

陳德暉提醒, 無論是低燒還是高燒, 孩子生病了就應該注意休息, 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一旦休息不好, 人體免疫力就會降低, 導致更多併發症的發生。 假如繼續上學, 不但有傳播疾病的可能, 還會導致疾病的進一步發生, 嚴重的還會導致急性心肌炎等併發症的發生。